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巨額軍購襯出印度強軍勃勃雄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30 11:23:25  


資料圖片:法國“陣風”戰鬥機。
  中評社北京3月30日電/中國青年報發表國防大學、軍事科學院王鵬、王榮新德文章稱,今年3月17日,印度公布2012-2013財年的國防預算將達到1.9萬億盧比(約合390億美元),增幅達17.6%。其中,7950億盧比(約合159億美元)將用於軍購。從去年年底至今,印度買戰機、租軍艦、射導彈,一連串“大手筆”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這只龐大的南亞“戰象”動作頻頻,意欲何為?

  全力加強軍備建設是印度國策

  其實,只要研究一下印度獨立後的歷史,就不難理解其強軍雄心。印度首任總理尼赫魯在1945年出版的《印度的發現》一書中寫道:“在將來,太平洋會代替大西洋成為全世界的神經中樞。印度雖然並非一個直接的太平洋國家,卻不可避免要在那裡發揮重要影響。在印度洋地區,從東南亞一直到中亞細亞,印度必將發展成為經濟和政治活動的中心。”

   獨立後的印度這種大國意識更為強烈,1949年10月,尼赫魯在給各邦首席部長的信中聲稱:“全世界都公認亞洲的未來將由印度的未來決定。印度將越來越成為亞洲的中心。”

  正是在這種“大印度中心論”思想的指導下,印度為了成為“有聲有色”的世界性大國,先後發動三次印巴戰爭,成功肢解巴基斯坦,吞並錫金,控制不丹和尼泊爾,出兵斯里蘭卡和馬爾代夫,最終確立了在南亞的“支配”地位。

  隨後,印度又制定了雄心勃勃的陸上戰略和海洋戰略。在陸上,印度奉行立足兩線作戰的方針,既視中國為威脅,同時,由於經歷了三次印巴戰爭,印度主要將巴基斯坦作為最現實的威脅和主要作戰對手。

  在海上,印度推行的是“印度洋控制”戰略。力圖控制從好望角、蘇伊士運河到馬六甲海峽的海上通道,並防止他國染指印度洋,同時適時向南中國海延伸。

  對此,印度前總理拉吉夫.甘地曾經直言不諱表示,印度應在控制五大海峽的基礎上,“控制從地中海到太平洋之間廣大地區的形勢”。其目的就是將印度洋變成印度的“內湖”。

  印度為了實現這些宏偉的戰略構想,將全力加強軍備建設作為長久不變的國策。在2012年剛剛過去的3個月裡,印度在軍備建設上的舉措就令人目不暇接:1月31日,確定購買126架法國“陣風”戰鬥機;2月10日,在東部奧裡薩邦沿海軍事基地成功進行了第七次導彈攔截試驗;3月11日,成功試射潛射型“K-15”彈道導彈;而在3月底或4月初,印度還將試射“烈火”-5洲際彈道導彈。

  從長遠來看,印度還將構建“三位一體”的核力量體系,未來將組建三支航母戰鬥群、建造全隱形新型護衛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