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媒體觀察:唱衰日本經濟是煙幕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18 00:02:56  


  中評社北京3月18日電/標普近日警告,如果日本中長期經濟增長前景趨弱,標普將會下調其評級。而日本國內今年還出現過希望超過中國,奪回世界老二位置的聲音。為何日本經濟有這樣兩種不同的解讀。

  環球時報文章稱,的確,關於日本經濟的走向,國際社會最近有著不同的聲音。美國《大西洋月刊》甚至發表文章稱,由於日本在海嘯之後擱淺了其核電站建設的計劃,大量的能源進口將迫使日本趨近向國外借貸的境地。而如果日本央行不能做出大膽的決策,日本將會是這場世界債務危機的下一站。文章稱,人口老化、經濟增長緩慢、巨大的債務總額在去年秋天合力將意大利的借貸成本推向了不可持續的水平。這些因素也都適應於日本,為什麼沒有人討論日本的債務違約問題呢?

  不知道該文的作者是不是日本人,或是受雇於日本政府放出的又一次煙幕彈。一個大家記憶猶新的煙幕彈是2001年3月,日本前首相宮澤喜一老先生親自上陣宣稱日本經濟面臨崩潰,以致“日本經濟崩潰論”風靡世界,日元大幅貶值,日本出口迅速增長,從而成功遏制了東南亞各國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後出現的出口增長勢頭。

  日本對於《廣場協議》壓迫日元升值,導致其出口受挫是一直耿耿於懷的。所謂“失去的20年”就是針對國際壓制放出的煙幕彈。其實,憑借日元升值帶來的高企匯價,日本的產業和金融炒作早已轉移到海外。將過去進口原材料到日本生產成產品後再出口的經濟發展模式,改變為到原材料產地國或產品消費國就地生產和銷售的發展模式。單是海外企業的銷售額,就由《廣場協議》前的不足1000億美元,增長到每年超過3萬億美元,海外資產更是由當年的2000多億美元增長到現在的5.6萬億美元。而國內經濟仍然在保持增長。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