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2011年11月2日,第十批護航編隊的官兵整裝待發。 |
中評社北京1月13日電/中國海軍亞丁灣護航已有三周年,2011年12月26日,《新聞晨報》軍事專家團成員李傑大校解讀了中國海軍護航亞丁灣三周年背後的意義。近日,軍事科學院姜春良少將接受《新聞晨報》記者採訪,指出亞丁灣護航行動,大大提升了中國海軍的國際地位。
海軍亞丁灣護航三周年座談會11日在京舉行。座談會全面總結三年護航實踐的主要成果和經驗體會,深入分析當前護航任務面臨的複雜形勢和嚴峻挑戰,並就推進護航工作改革創新進行探討。
中央軍委委員、海軍司令員吳勝利出席會議並講話。
護航三年來,海軍先後派出10批25艘次艦船、22架直升機和8400餘名官兵執行亞丁灣護航任務。截至11日,海軍護航兵力共完成409批4411艘中外 船舶護航任務,成功接護被海盜釋放船舶8艘,解救遭海盜追擊船舶29次40艘,4次為外國船舶提供人道主義救助,4次為世界糧食計劃署運送人道主義物資船 舶實施護航,百分之百保證了被護船舶和人員安全。
軍事科學院 姜春良 少將
中國海軍形象提升
記者:中國海軍在世界上處於什麼地位?
姜春良:美國人把世界上的海軍劃分為不同等級。能在全球活動的海軍就是一等海軍,也就是能在全球範圍內完成威懾和快速部署的全球性海軍。美國是公認的一等海軍,二等海軍也是全球性海軍,不過其戰略海上航運能力比一等遜色,主要是俄羅斯、英國、法國、日本。三等海軍是區域性海軍,沒有戰略威懾力量,如阿根廷、巴西、印度、西班牙、中國。
通過亞丁灣護航行動,中國海軍在國際上地位大大得到提升,由美國人認為的三等海軍提升到二等,中國海軍的活動範圍也因此進入了遠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