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太平洋世紀 各方需靈活容納中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1-22 10:18:44  


  中評社北京11月22日電/大眼睛的澳大利亞總理朱莉婭•吉拉德(Julia Gillard)上周接待了到訪的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這是數十年來最重要的美國總統訪澳之行。兩位麻煩纏身的自由黨派領導人在一起度過了26小時,其中最引人註目的是雙方達成協議,在五年內讓一支2500人的美國海軍陸戰隊部隊進駐澳大利亞北領地(Northern Territory),美軍還將加大對澳大利亞空軍及海軍基地、陸軍訓練場和轟炸靶場的使用。
 
  金融時報中文網今日刊其總編萊昂內爾•巴貝爾的分析文章表示,這一協議標誌著越戰以來美國首次在太平洋地區擴大長期軍事存在,也標誌著美澳這兩個長期盟友顯著加深雙邊關係。澳大利亞當地評論人士自豪地談到該國在快速發展的亞太區新近獲得的重要性。而頭腦更為清醒的人士則揣測,下一步將會怎樣。
 
  文章指出,無論部署在澳大利亞的新的威懾性防禦措施得到怎樣的“包裝”,它的矛頭都是直指中國的。奧巴馬在堪培拉向澳大利亞議會發表的演講中已經表明瞭這一點。隨著中東“戰爭潮”逐漸消退,美國的焦點將堅定轉向亞太,他說:“讓我們排除一切疑問。在21世紀的亞太區,美國將全力投入。”
 
  未來的歷史學家會提出一個問題:2011年11月美國重返太平洋,是否標誌著美國與中國這個崛起中的超級大國之間的緊張關係不可逆轉地升級?古往今來,不能容納崛起中的大國——或者說,崛起中的大國不能適應現有的國家體系——從來都是沖突的源頭。
 
  19世紀末謀求出頭的德國就是一個例子。覬覦資源的日本在上世紀30年代尋求建立“大東亞共榮圈”則是另一個例子。美國本身在20世紀初葉崛起為世界大國的經歷也同樣相關(雖然這一點在上周被有意忽視了),當時美國的崛起使其與昔日的殖民大國西班牙在古巴和菲律賓打了一場“輝煌的小戰爭”。
 
  文章稱,一個世紀後,與其說中國是房間裡的大象,不如說它是整個亞太區的大象。近年中國捲入了一系列與鄰國的領土紛爭。除了與印度和台灣的長期對峙外,北京方面還與日本、菲律賓和越南在能源資源豐富的東海和南海發生矛盾。隨著中國的實力日漸加大,在民族主義幽靈基本上仍處於蟄伏狀態的亞太區爆發沖突的風險顯而易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