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西方專家稱中國已躋身海洋軍事大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0-02 08:14:21  


 
  《世界經濟與政治》不久前刊登了一篇由研究員薛力撰寫的文章,題為“‘馬六甲困境’內涵辨析與中國的應對”。文中提到,“馬六甲困境”指:如果中國通過馬六甲海峽的貿易路線被切斷,中國將面臨嚴重能源危機。中國80%的石油進口需通過馬六甲海峽運輸,而且,目前中國並沒有出現減少對這條進口路線依賴的跡象,即使緬甸/雲南油氣管道(中緬石油管道)於2030年投入使用,其年運輸能力也僅2200萬噸。

  因此,中國大部分進口石油依然要通過馬六甲海峽。雖然如此,但薛力研究員認為,外界對“馬六甲困境”存在錯誤認知。他指出,“馬六甲困境”是基於以下三種情況提出的:運輸已接近飽和狀態、和平時期海盜或恐怖襲擊威脅、與美國交戰時有可能出現海峽封鎖。薛力認為,馬六甲海峽出現擁堵現象的可能性很小;針對中國商船的非傳統威脅也很容易控制,而且,中國也可以在本身可以承受的代價下繞過馬六甲海峽。而試圖通過陸上運輸石油解決“馬六甲困境”也是不可取的,因為,這實際上會讓中國的能源供應更加脆弱。

  30多顆高軌衛星導航中國軍艦

  中國海軍正在替換陳舊的艦艇,加強遠洋作戰能力。到2020年,中國海軍將擴大航空部隊覆蓋範圍、列裝2艘航母中的第一艘,並發展艦隊的反潛和防空能力。中國核動力航母將能夠攻擊對手的海上交通線,但是艦隊工作重點仍將是保衛國家在東海和南海的主權,同時建設“在盡量遠離大陸地區與敵人交戰”的能力。

  2010年7月中國的一份軍事雜誌曾發表文章稱,中國海軍戰略需要一個10年發展計劃。上世紀80年代,海軍就通過進口西方設備提高了自身能力。自上世紀90年代起,解放軍放棄了大陸軍主義思想。傳統黃水近海防禦行動也開始被鄰近的“綠水”行動所代替,強調“快速行動、潛艇和飛機”。過去10年中,海軍採取了“新方針”,提高了自身在台灣海峽和南海發揮決定性作用。水面艦艇和潛艇部隊裝備有所更新,與海軍航空兵的協作也在提高,並且作戰能力有所加強。文章作者寫到:“2010年到2020年這個期間將是中國海軍建設的關鍵階段。這個階段,中國海軍不但將建立系統配套的作戰裝備體系,還將獲得遠洋作戰能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