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美國獵鷹高超音速飛行器將成為常規戰略武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19 10:14:28  


 
  核打擊作為一種傳統的戰略打擊手段,能夠起到存在即威懾的作用。對手只要製造並爆炸了核武器,不管核政策怎樣制定與發布,只要陳列到武器庫中就能夠對敵方構成威懾。冷戰期間,核威懾是應用最為廣泛的戰略威懾手段,也曾經是戰略威懾的主要手段。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核武器已經不再神秘,暴烈的核能開始被馴服而作為能源被使用,核技術門檻開始變得越來越低。但同時,核武器卻由於其過於巨大的殺傷和破壞效果,其實戰使用的門檻被大大提高。

  在這種情況下,核威懾的作用開始下降,因為人們發現,不能使用的核武器所形成的核威懾僅僅是一種威懾而已。在雙方都握有核武器的條件下,能構成對等的威懾與打擊能力。而在對等條件下,雙方在核威懾與打擊能力上形成1∶1的均衡局面。在這種均衡狀態下,誰也不敢輕舉妄動,此時,核武器就失去了原有的作用。

  非核武器:常規未必不戰略

  上世紀80年代以來,在局部戰爭中依托高新技術的常規武器開始顯露出其戰略打擊能力,隨著比重的不斷增加,進一步優化了戰略打擊體系的基本結構。美國將“三位一體”的戰略打擊體系調整為“新三位一體”,把核與非核戰略武器、主動與被動的防禦系統和靈活反應的國防基礎設施作為新的戰略支柱。

  美國調整戰略打擊體系的優勢很快就在科索沃戰爭中顯現,當美國和西方大兵壓境之時,僅具有核威懾能力的俄羅斯聲稱將干預,但直到美國的戰略常規武器在貝爾格萊德上空炸響數月,也沒有見到俄羅斯的真實動作。

  這說明,與核武器相比,具有戰略打擊效應的常規武器,在戰爭中具有威懾與實戰雙重能力。常規戰略武器小而不弱的毀傷能力,使它在局部戰爭的運用中可以收放自如,是一柄既能恐嚇又能殺人的鋼刀。

  嘗到這種新型戰略武器甜頭的美國總統小布什,曾經對美國保有的龐大核武器庫頗有微詞。2001年的美國《新聞周刊》報道說,布什總統得知確切的核武器數後即發出質疑:“我們要這麼多核武器幹什麼?”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