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西班牙華人二代啃老族:父母過度保護釀悲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20 10:58:41  


  中評社香港7月20日電/據西班牙《僑聲報》報道,中國移民在西班牙已經有數年的歷史,在此期間,華僑華人從第一代發展至現在第二代甚至第三代。

  一般來說,第一代中國移民具備了中華民族勤勞節儉、吃苦耐勞等優秀品質,他們經過長年的拼搏,最終創造一份事業,不僅解決了家庭的經濟問題,為自己實現人生的價值。介於這種情況,有些移民二代或者三代,從小便生活在父輩創造的優厚生活環境中,吃穿不愁還能有豐厚的零花錢。這樣的情況一直伴隨著他們的成長,從而造成有的移民二代養成好吃懶做的習性,即便自己擁有工作能力,也不願參與打理家族企業,或者外出工作。

  另外,許多生活在海外的僑胞,在出國之初,都是只身一人打拼,為在國內的家人創造好的物質生活條件。隨著他們經濟實力的增長,有的人積極把國內的家人辦理出國,與自己團聚在一起,同時也方便創業。而當他們的子女出國後,在面臨一個陌生環境時,往往會自我封閉,既不願意去上學,也不去工作。只等著父母用辛苦賺來的錢,來養活自己。

  上述兩種家庭背景不同的移民子女,就屬於所謂的“啃老族”。對於華人移民二代,整個移民社會對他們都給予很高的期望。因為,第一代移民的文化知識水平一般不高,而且由於出國時只顧賺錢,對當地語言沒有很好的掌握。這些都成為他們在發展事業時遭遇的瓶頸障礙。 
 
  而華人二代不僅從小就接受當地的教育,語言自然不成問題。同時,在進入大學學習後,掌握了其父輩所不具備的專業知識,這些都是老一輩華商所欠缺的。因此,很多做生意的華僑華人都將發展事業的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

  事與願違,許多華僑華人在發展事業的同時,忽略了對子女的教育,一味的滿足他們在物質上的需要。這樣極大的抑制了他們積極進取的想法,讓他們認為即使自己不努力,有父輩的成就在,同樣可以生活得很好。

  有的老華僑抱怨道,原本希望子女能夠接他們的班,把家族事業發展壯大,可是不想孩子根本無心於此,而是整天開車四處游玩,甚至連學業也荒廢了。對於這樣的現狀,老一輩華僑華人顯得很無奈。

  僑胞李先生十幾年前來到西班牙,當時他身無分文,全憑自己雙手打拼,才創造出現在豐厚的家業。隨著年紀的增長,李先生覺得自己所掌握的知識與身體健康狀況,已經無力再讓事業繼續擴大發展。因此,他將希望都放在了年紀20出頭的兒子小李身上。

  可是,兒子從小就是嬌生慣養,而李先生由於事業繁忙,也沒有心思去多管教,只能用物質去滿足兒子的需求。隨著,小李年紀的增長,他身上的缺點表現更加突出,特別是在青春叛逆時期。基本上很少回家,成天與朋友們在外吃喝玩樂。

  對此,老李很生氣,罵過、打過兒子,但是都於事無補,之後兒子還是自顧自的在外瘋玩。再過幾年,小李雖然比以前懂事了,但是身上的惡習卻一時難改。無論幹什麼事,都十分浮躁,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近兩年,小李提出要自己外出創業,對此老李自然十分高興,認為孩子終於有了自立和鍛煉自己的想法。可是,當他把錢給兒子拿出投資時,小李的表現卻著實讓他失望。事情往往是,小李開始會瞄准一個他根本不了解的行業,將父親給的錢盲目的投入進去,卻又不好好管理,整天還是朋友們出去瞎玩,結果自然是關門大吉。之後,小李又會尋找新的行業,再向父母要錢投資,如此反覆,相繼虧了很多錢。如今,小李又失去了創業的激情,開始過起了以前吃喝玩樂的生活。

  老李很無奈的說:“兒子創業我是很支持的,但是他的表現讓人太失望了。這根本就不是創業,而是沒頭沒腦的揮霍我們老一輩創造的財富。”

  另一位僑胞費先生,來自中國東部某大城市,6年前他家里十分貧困,為了讓妻兒過上優越的生活,他不惜只身來到西班牙打拼。過了兩年,費先生有了穩定的工作,也有了一定的積蓄,便把妻兒從國內辦理出來團聚。

  當時他的兒子小費18歲,費先生對他也沒有太大期許。之後,妻子也找到了工作,一家在巴塞市區租了一套房子,過著平淡的生活。小費剛出來的半年,沒有去上學也沒有外出工作,而是呆在家里玩玩遊戲上上網。

  老費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想不能把孩子辦出國後,反而害了他。於是,他要求小費去上學,多學習一些知識,掌握好西班牙,以便今後創業。小費對此也沒有反對,乖乖的去當地的語言學校報了名。這樣一來,老費也鬆了一口氣,以為兒子能夠現在學習,以後就能有作為。

  可是之後小費上課都是斷斷續續的,想上時才去上課,結果兩年時間下來,語言還停留在剛進學校時的水平,連續留級兩次。父母見兒子學業不成,無奈之下只好讓小費去做一份工作,鍛煉下自己的能力。在老費的安排下,兒子到當地的一家中餐館打工,可是不過一個多月,小費就提出辭職不幹,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沒意思,太累”。在不上學不工作時,小費基本都是呆在家里玩遊戲,在外也沒有什麼朋友,所以也不出去玩,成為一名宅男。

  儘管父母怒其不爭,但是每每兒子提出要買東西時,老費還是會給他買,現在凡是新款的電子產品,小費都有,不過大部分也是玩過一陣子,就再也不碰了。

  4年過去了,小費儘管年紀已經成為一名不折不扣的成年人,但是經濟還是依賴父母。每次要花錢時,他都向父母開口索要,而老費夫婦也不願自己的血汗錢被兒子拿去亂用,因此雙方經常會為此發生口角。

  對於小費今後的前途,老費也感覺茫然。原本,他打算工作一段時間後,投資開一家餐館,而夫婦二人的語言不行,因此一再推後。現在兒子長大了,語言雖然還不盡如人意,但至少比自己強。可是,每當看到兒子如此不求上進,只知啃老,夫妻二人感到很無奈。

  與以上兩位移民二代相比較,現在有的華人二代的表現則是截然不同,他們不僅不依賴父母,而且積極創業,並且取得一定的成績。事實上,這些都是由於父母的教育失誤所造成的。有的父母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並且灌輸正確的價值觀,讓孩子知道凡事都應該靠自己,而不是依賴別人;而有的父母則不同,過於溺愛子女,他們認為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能讓孩子過上好的生活就可以了,但這只是一時之計,俗話說“創業容易,守業難,”等到老一輩年老體弱,無力再創造財富,為子女提供物質條件的時候,子女的無能只會將自己辛苦一生創造的事業與財富推向毀滅。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