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五種作戰樣式揭開網絡戰神秘面紗
http://www.CRNTT.com   2011-06-03 09:35:49


 
  2008年8月8日,俄軍越過格邊境的同時,展開了全面的“蜂群”式網絡阻癱攻擊,導致格方電視媒體、金融和交通系統等重要網站癱瘓,政府機構運作陷於混亂,機場、物流和通信等信息網絡崩潰,急需的戰爭物資無法及時運達指定位置,戰爭潛力受到嚴重削弱,直接影響了格魯吉亞的社會秩序以及軍隊的作戰指揮和調度,顯現出了網絡阻癱戰的戰略應用前景。網絡攻擊期間,俄羅斯網民可以從網站上下載黑客軟件,安裝之後點擊“開始攻擊”按鈕即可加入“蜂群”進行攻擊,俄羅斯打了一場名副其實的“網絡人民戰爭”。

  如今,名目繁多的計算機網絡病毒早已呈泛濫之勢,有些病毒也成為網絡戰的撒手鐧。人們常說的一個例子就是,海灣戰爭之前,美國在出口伊拉克的防空武器系統中的打印機中預設了病毒芯片,戰爭中,這個“後門”被遙控激活,導致了伊軍的防空系統失控,作戰失利。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依靠病毒對計算機軟件系統的攻擊,正在向對硬件系統攻擊發展。例如,如何解除和推遲伊朗的核進程,已經成為美、以等國的心腹大患。2010年7月,伊朗核電站使用的德國西門子工業控制系統遭到疑似來自以色列的“震網”病毒攻擊,至少有3萬台電腦“中著”,1/5的離心機癱瘓,核發展計劃被迫延緩兩年。“震網”是迄今為止公開報道的第一個針對工業控制系統的病毒,它預示著網絡戰已經發展到以破壞硬件為目的的新階段,也標誌著全球網絡安全進入“國家基礎設施保護時代”。此次攻擊事件警示人們,物理隔離的專用局域網並非固若金湯,專用的軟件系統也可能遭受攻擊。

  網絡防禦作戰——主動防禦和縱深防禦相結合,防止秘密信息洩露

  有攻擊就有防禦,這是一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對抗過程。保護己方信息基礎設施、信息系統和信息免遭網絡攻擊,成為各國網絡戰的重要著力點。

  縱觀各國網絡空間作戰能力建設情況,建立安全評估、監控預警、入侵防禦、應急恢復相結合的防禦體系,把主動防禦和縱深防禦相結合,防止秘密信息被洩露到互聯網上,特別是防止黑客和他國情報機構對己方網站進行攻擊,被視為贏得網絡空間作戰主動權的重要前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