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從乒乓外交到軍樂外交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19 17:57:14  


  中評社台北5月19日電/中國時報駐美國華府的特派員劉屏在該報發表專欄文章,從另一個角度分析報導解放軍總參謀長陳炳德訪問美國。文章主要內容如下。

  星期一晚上,著名的華府“甘迺迪表演藝術中心”裡,觀眾幾度起立,向兩個軍樂團致意─解放軍軍樂團與美國陸軍軍樂團。 

  解放軍軍樂團近一甲子(一九五二年成立)來,訪問了廿餘國,卻從未訪問美國,這回創下了歷史紀錄。這天晚上,這個樂團不但單獨演出,也與美國陸軍軍樂團合作演出,這又是歷史上的第一次。這個樂團是配合解放軍總參謀長陳炳德上將訪美而來,比陳炳德早到三天,與美方合練。 

  這天晚上,主人是美國陸軍參謀長馬丁.丹普西上將。陳炳德和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穆倫上將全程聆聽,也與全場觀眾一道多次鼓掌,歷久不歇。台下坐著不少美、中議題專家,他們之中頓時有人想起了“乒乓外交”,有人說,這不是“軍樂外交”嗎? 

  今年正好是“乒乓外交”四十年。當時美國與中共幾乎沒有任何來往,一九七一年,美國桌球隊在日本名古屋參加第卅一屆世界桌球大賽,在偶然的機會下與中共代表隊有些互動,成為大新聞。隨後美隊接到中方邀請訪問北京,開啟了雙方關係的新紀元。當然,這是雙方領導人毛澤東、尼克森拍板定案的。不到三個月後,季辛吉秘密飛到北京;半年後,中共取代了“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席位;不到一年後,尼克森訪問中國大陸,兩國關係逐漸解凍。 

  那個年代,美、中之間隔閡極深。例如中國乒乓球代表隊在次年回訪美國,著名國手李富榮後來說,踏上美國時“有點擔心,因為據說那裡持槍的人很多”。 

  一代過去,兩國關係日臻密切,可是雙方仍有諸多不解與歧見,作風也有不少迥異之處。這天晚上的音樂會就是一個例子。解放軍軍樂團演奏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時,指揮張治榮大校面對樂團,就像一般的演出;可是美國陸軍軍樂團演奏美國國歌時,指揮羅通迪(Thomas Rotondi, Jr.)卻是背對樂團,面對觀眾。所以演奏中方的國歌時,確實是“演奏”,觀眾靜聽;可是演奏美國國歌時,卻是所有美國人一道“演唱”。 

  中方樂團首先表演。開始時,所有觀眾坐定後,團員整齊的排隊登台,到達定位後肅立不動,然後一齊坐下;表演完畢,整齊的魚貫離開,井然有序─雖是樂團,卻仍是“軍”。美國不一樣,隨意得多─雖是“軍”,卻仍是樂團。 

  表演時,中方的神情比較嚴肅,一曲奏罷,掌聲四起,才有人露出微笑。美國不一樣,不少人從開始就是一派輕鬆,尤其是四人薩克斯風的爵士樂,曲目、動作、風格,簡直讓人忘了這是個軍樂團。 

  兩個樂團一交流就發現雙方“極度不對等”。中方團員個個是軍官,美方團員只有一個軍官(即指揮兼團長),其他最高階是士官長。所以美方司儀David Brown(階級是士官長,中方司儀羅瑛是上尉)開玩笑的說,“我們這一邊都是士兵”。 

  不過這些差異又有何妨?“安可”的曲目,兩個軍樂團合奏了美國人最熟悉的進行曲《星條旗永不落》,也合奏了中國大陸有“第二國歌”之稱的《歌唱祖國》。雙方只排練了三次,可是配合完美。一位美方團員告訴記者,雙方語言不通,但“音樂是全世界共同的語言”,所以很快就發現“溝通沒有問題”。中方另一位指揮于海大校也說,美國觀眾的熱情是他沒有想到的,“簡直令人熱血沸騰”。 

  “軍樂外交”的同時,美國還準備了“飯桌外交”。元月間,中國大陸國家主席胡錦濤訪美的第一晚,美國總統歐巴馬在官邸設宴款待胡錦濤,雙方不留紀錄、無拘無束的交換意見。這回穆倫比照辦理,在官邸設宴款待陳炳德。隔天的正式歡迎儀式上,比起以往的類似儀式,兩人的互動顯得輕鬆許多。 

  台灣不斷強調“軟實力”,大陸則以具體行動軟硬兼施,“軍樂外交”即是軟實力的重要一環,別忘了除了華府,兩個樂團還將費城、紐約林肯藝術中心、以及紐約聯合國會議廳等三地聯合演出,美國陸軍軍樂團也將在十月回訪中國。中國大陸在美國推行中國的傳統─“孔子學院”,也試著以中國方式詮釋西方交響樂。美、中之間,經貿有摩擦,軍事有歧見,但是交化交流日盛一日。美國鼓勵台海兩岸強化交流,其實美國本身從未輕忽與中國大陸之間的交流。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