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搶購LV和搶購低價菜 中國消費兩極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19 10:03:11  


  中評社香港5月19日電/說中國人“不花錢”,有人不認同。的確,剛出爐的調查報告顯示,2010年中國游客在法國購買免稅商品總額達6.5億歐元,蟬聯“法國購物王”稱號,昂貴的LV包更是其中最受歡迎的東西。最近海南離島免稅政策實施後,免稅店人頭攢動,數千游客搶購奢侈品猶如買白菜。這麼能花錢、花大錢,怎麼會消費不旺呢?

  或許,我們應該來看另外一些同樣是“搶購”的鏡頭:

  人民日報報道,“五一”節,昆明一大型超市舉辦“蔬菜展銷節”,小白菜0.5元/公斤,韭菜0.7元/公斤,較平時每公斤便宜2—3角,引來大量市民排隊搶購,有人一排半個多小時。

  4月份,廣東惠東一家供銷商場開業首周推出大量低於1元/斤的蔬菜,沒想到連鄰鎮的居民都乘車專門趕來,最後不得不限購,0.4元/斤的菜心每人只能買3斤。

  更早前,重慶某超市特價促銷菜子油,每桶便宜10元,最終因為搶購而引發踩踏事故,釀成了3死31傷的慘劇。

  搶購LV的肯定不能理解搶購低價菜的:為了那麼一點錢,至於如此辛苦嗎,甚至把命都搭進去?反過來,為買便宜菜而趕早排長隊的人,可能根本不知道LV是什麼東西,更無法想象去花上萬元買一個裝不了太多東西的包。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收入19109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更低,僅為5919元。就是這樣的收入水平,一個家庭不僅要支付日常的柴米油鹽,還需應對住房、醫療、教育等方面的“硬性支出”,有點餘錢多半也要為養老做些準備、將其存起來。特別是面對“工資漲得像眉毛一樣慢,物價漲得像頭髮一樣快”的境況,日子真的要精打細算地過,“省下的就是賺下的”,能節約出10塊錢或許就意味著多攢了一天的生活開銷。

  為什麼消費意願低位徘徊、最終消費率持續走低?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特別有錢、特別能花的只是少數人,絕大多數老百姓收入水平偏低、收入增長有限,恨不得一分錢掰開兩半花,擴大消費“有心無力”。

  近年來,社會財富的確在增長,但收入差距的擴大更應引起關注。改革開放之初,我國基尼系數在0.3左右,90年代中期為0.42,到了2010年,已經達到0.48。一項研究顯示,目前全國1%的人占有了40%的金融資產,一邊是居民存款餘額不斷破紀錄,一邊是許多家庭根本沒什麼存款。一些人搶購奢侈品的現象恰恰也說明財富在少數人手上過度聚集。因此,要讓消費走出低穀,必須正視相當一部分人收入不高的現實,想辦法讓百姓的錢包真正鼓起來。尤其是針對大量中低收入者,更應採取強有力的措施,比如大幅提高最低工資水平、全面推行工資集體協商、擴大就業創業等,使其收入能够快速而大幅的增長,不僅跑贏CPI,也能跑過GDP。

  畢竟,只有老百姓的收入普遍明顯提高,他們才有可能、有餘地去消費,種種刺激消費的政策才會見效,才有望真正通過擴大消費為經濟社會持續穩定發展做出貢獻。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