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開研最先進空空導彈 兩大團隊激烈競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17 08:25:22  


目前,空空導彈已經普遍進入第四代,并開始向第五代邁進。圖為以德國為首,加上希臘、意大利、挪威、瑞典和西班牙等國聯合研制的IRIS-T格鬥導彈,已經投入批量生產。(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5月17日電/中國航空報報道,“一個民族有一些關注天空的人,才有希望!”在我們身邊,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始終關注著天空,默默撐起一個民族的脊梁;他們無怨無悔地恪守著沉默,守住了一個個重點型號,也守住了中國空空導彈事業;他們與型號榮辱與共,同呼吸共命運,型號的成功成就了他們的事業與夢想,而他們用奉獻與堅守書寫了航空史上的神話。

  五十載春秋風華,二十年丹心鑄箭。他,是他們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員,他是“航空報國特等金獎”獲得者,中航工業空空導彈研究院副院長、總設計師樊會濤。從他踏進導彈院的那一天,他就宣誓把自己的生命交給航空事業。他曾深有感觸地說:“國家需要強大的國防,空軍需要國際一流的武器裝備,這就決定了我們的使命是航空報國、強軍富民。”使命如山,他帶領研製團
隊數十年如一日,攻堅克難,頑強拼搏,曾歷經過無數失敗的慘痛,也迎來了更多燦爛輝煌的成就。

  臨危受命,他以報國的激情鑄就藍天追夢的奇跡

  1986年4月,畢業於西北工業大學航空發動機專業後,樊會濤懷揣著“航空夢”來到洛陽,投身到空空導彈這個領域中來。

  面對西方國家的封鎖,從白手起家,自行研製中國的新型空空導彈談何容易。樊會濤如饑似渴地學習著,用執著與奉獻作支撐,把夢想寫進每一寸光陰。他和他的同事們在開展多種型號導彈的研製和預先研究中艱苦拼搏,初步掌握了空空導彈的設計方法,完善充實了科研試制條件,摸索出了試驗技術,突破了一些技術關鍵點並進行了硬件預先開發。在短時間內,成長為一名優秀的業務尖子,在型號研製中挑起了大梁。

  2000年6月30日清晨,長期超負荷工作的重點型號總設計師董秉印訇然倒下了。樊會濤還沒有從痛失董總的悲痛中解脫出來,董總的那付重擔就一下子落在了他的肩上,接任型號總設計師,當時他還不滿38歲。

  重點型號是一個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高難度型號,是奪取制空權的秘密武器,對強我國防、壯我國威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國際上只有少數幾個發達國家才有研製這種型號的能力。複雜的系統,高精尖的技術,是以往的研製型號中絕無僅有的。

  橫亘在空空導彈研究院面前最大的難題是技術上的跨越。重點型號武器系統是主動雷達型導彈,直接跨過第三代到第四代,這一跨就是十幾年啊,想在最短的時間內把十幾年的課補過來,難啊!一些外國專家曾斷言,中國要搞新一代的雷達型空空導彈,憑借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的,只有聘請外國專家來擔任總設計師方能成功。國內一些專家也認為,以我國現有的技術狀況來看,國內沒有可以借鑒的資料,沒有捷徑可走,因此,成功研製這種導彈把握不大。而科學技術越接近世界水平,可借鑒的東西越來越少,發達國家的技術封鎖得也越厲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