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廠長浦水興(中)和黨委書記閻航利(左)現場指導工程技術人員。 |
“盡心、盡責、盡力、盡為”,短短的8個字激勵著這個廠附件車間技術組平均年齡僅29歲的19位年輕人拼搏奮鬥、攻堅克難。這支年輕的隊伍承擔著海軍所有機種的液壓、冷氣、環控、操縱、燃發等7大系統共1800餘項附件修理、加改裝的技術保障工作,是工廠附件車間的核心力量,是新機附件試修的主力軍。在新型進口直升機的修理中,面對原機技術資料匱乏的現狀,班組成員主動作為,完成60多個附件的測繪,測繪零件達1000多項,並在此基礎上編制了新型直升機航空附件圖册,為國內該型直升機附件的修理積累了寶貴的資料。同時,他們還在工程設備和新機試修中進行技術攻關達40多項,先後實現了一系列結構複雜、技術高精尖、資料高度保密的附件試修,縮短了生產周期,有效控制了修理成本。為此,他們榮獲了海軍企業優秀質量管理小組、上海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青年文明號”、上海市新長征突擊隊等多個榮譽稱號。
修理廠先後攻克了幾十個機型近千架飛機的改裝任務,幾乎覆蓋了海軍航空兵所有機種,其中的某個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工廠不斷推廣新技術、新工藝,大大提高了新機附件的自修和自制能力,並編寫了各型機的試修技術條件、工藝規程和修理記錄,為後續飛機修理和改裝積累了豐富的資料和經驗。僅“十一五”期間,全廠技術攻關246項,解決了新型機改裝的重大技術難題。為了實現海軍航空裝備綜合維修保障基地建設的目標,工廠圓滿完成了“十一五”重大專項工程及其配套設施建設。目前該廠擁有軍內跨度最大最寬的飛機總裝機庫和航材倉庫、噴漆機庫等先進設施,榮獲了全軍“十一五”戰備工程建設先進單位。
這個廠還創造了海軍航空裝備發展史上的數十個第一,多次填補了國內、軍內航空修理史上的空白,基本具備了全面承擔海軍主戰機種大修、改裝和戰時應急搶修保障任務的能力。(來源:解放軍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