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專家解讀:來自利比亞的戰爭警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25 09:26:03  


 
  “防”就是把東西藏起來,讓對方打不著、炸不到。實際上,近20年的這些戰爭,從伊拉克、南聯盟到阿富汗,它們所謂的對抗手段基本上還都處在最低層次的“防”的層面上,顯然光有“防”肯定是不夠的。這是過去20年戰爭的結果已經證明了的。

  要想對抗來自空中的威脅,就需要下一個手段:“抗”,也就是所謂的抗擊。抗擊達到什麼程度,有沒有指標呢?海灣戰爭的時候,伊拉克打下過多國部隊的飛機;科索沃戰爭的時候,南聯盟也打下過美國的F-117。但是這個數量還遠遠不夠,也就是說抗擊應該產生一個足夠使對方感到威脅的戰損率。按照美軍的習慣,當出動作戰的飛機戰損率超過2%時,空襲就無法持續了。回過頭來看海灣戰爭整個空襲階段,美軍的戰損率大概是不到萬分之一。而現在出現在利比亞的戰事,雖然美國損失了一架F-15,但是如果按照現在報道的情況,英美法等國已經執行了360多次空中任務,假設按照一次出動4架次來計算,大概是1500左右個架次。也就是說戰損率大概在千分之一。所以說,這種水平的抗擊還遠遠不能夠抵禦來自空中的威脅。

  僅僅是抗擊顯然還不夠,還需要有有效的“反擊”。能夠打到對方,並把對方打疼。過去我們有一個說法叫“守衛祖國的藍天,鑄成海上長城”,實際上這種概念對於來自外部的戰爭威脅來說,遠遠不夠。因為,天空、海上是無法構成防線的,至少從軍事上來說,無法用單純的戰術防禦的手段來取得勝利。這就要求必須要有足夠的進攻能力,要有反擊和打擊能力。

  如果從軍事上實現“防、抗、反”達標的話,那麼短板基本上就可以齊了。我們看到,經歷了戰爭的這些國家,不管是伊拉克還是南斯拉夫,包括現在的利比亞,他們都曾經從國外購買了大量的比較先進的武器裝備。但是在這種來自於外部大國的軍事打擊面前,基本上都是形同虛設。

  這裡又給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雖然從軍事上來說,手段是“防、抗、反”,但是從更高層面上來看,就是必須要有建立在自主國防工業體系之上的“防、抗、反”。要實現這一個目標,對於大多數的弱勢國家來說,應該是有相當難度的。所以,對於大多數弱勢國家來說,他們的國家安全常常會在空中出現短板,這也是這種短板總是頻繁出現的一個基本原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