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世界日報:美國不應該在利比亞輕易動武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07 22:12:58  


  中評社香港3月7日電/美國世界日報7日社論說,誰也沒有料到,18天推翻埃及穆巴拉克統治的奇蹟,沒有在利比亞再版。統治利比亞的強人卡扎菲,在沒有任何退路的情況下,不但暫時穩住了首都的黎波里的局勢,且展開了相應的反擊,企圖奪回被反政府勢力控制的臨近首都城鎮,並向東部展開攻勢,這並不表明卡扎菲已經起死回生,但至少獲得了喘息的機會,讓利比亞局勢短期內陷入膠著,如果沒有任何突發事件,比如利比亞政府內部的分裂,卡扎菲遭遇暗殺等事件發生,目前的內戰狀況,可能要延續一段時間。問題是,利比亞的動盪時間拖得越長,難民問題就會日趨嚴重,國際油價就會繼續飆升,恢復緩慢和脆弱的全球經濟,或許會進入新的衰退。 

  社論說,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的動向突然成為焦點。從軍事部署的角度看,美國航空母艦戰鬥群已經進入相關水域,華盛頓在等待最佳的動手時機。卡扎菲並不蠢,他明白目前的任何一個軍事行動若不恰當,就會給與美國動武找到藉口,因此他在部署反攻的時候,沒有動用大規模的轟炸,而是將軍事行動和政治上的威脅利誘相結合,並邀請西方媒體到首都採訪,發動宣傳戰和心理戰,把自己打扮成反對恐怖主義尤其是賓拉丹的英雄,以及受到凱達組織的攻擊和美國無情拋棄的受害者,以影響西方的民意,防止美國動武。美國和部分北約國家,包括英國、加拿大和意大利,也相應展開道德形象的鋪墊,大幅度援助利比亞難民,為以後軍事打擊奠定倫理基礎。而利比亞的反政府力量,已經知道在最短時間裡,靠民眾示威起義的方式推翻政府無望,而軍事力量又沒有卡扎菲強,因此也陷入兩難,如果要求外國軍事干涉,或者使用美國提供的武器,不但將受美國制約,即使革命成功,在國內的統治也缺乏政治道德的基礎。如今,三方各有算盤和考量,只能等待變化的契機。 

  奧巴馬總統和喜萊莉國務卿,也處於兩難的境地。其實,從美國內部形勢來看,利比亞局勢惡化,油價飆升,勢必打擊美國的經濟,導致他的總統連任之路更加困難,因為經濟不上去,失業率不下降,他就沒有希望。同樣,在沒有聯合國以及北約組織的授權下,貿然動武,不但師出無名,更有可能被人認為,他靠著批判布什總統的伊拉克政策上台,如今對利比亞動手,他自己就變成另外一個布什,何以讓美國選民心服口服?奧巴馬如果對利比亞動手,短期一定是利多,因為打贏戰爭,對總統大選一定是有利的,但長期來講,卻可能重創美國的全球戰略和世界和平的大局。理由很簡單,卡扎菲與西方國家,尤其是與美國的緩和,主要就是兩個因素,一個是對洛克比空難的受害者加以賠償,一個是放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包括核武與化學武器的研製和擁有,美國如果用兵,等於告訴朝鮮、伊朗,以及企圖擁有核武的緬甸等國家,如果放棄核武,等於是開放大門,讓美國軍隊長驅直入;相反,唯有繼續擁有核武或者試驗,才能保護國家不受美國侵入。如此一來,美國在利比亞的軍事勝利,可能會引發更多的極權國家製造和擁有核武,給西方世界和區域穩定帶來更多威脅。 

  社論說,因此,美國和英國等國家準備軍事干預利比亞的時候,必須思考幾個問題:首先,應該如何吸取美國在伊拉克的教訓?其次,至少應該獲得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支持,而不單單是幾個國家的認同,或者說是北約的共識。再次,應該充分向國際社會公開軍事干預的目的和時間表。 

  當然,從目前的利比亞形勢發展來看,奧巴馬還是應該把軍事介入放在最後,而是採取一切可能的手段,進行調停,避免利比亞的大規模內戰和生靈塗炭,也避免浩劫後的利比亞陷入四分五裂的狀態,成為“第二個巴勒斯坦”,成為難民區,同時,我們依然主張,在進行調停的時候,要給卡扎菲及其家人一個離開權力後的安全保障,以免把卡扎菲逼入死角,鋌而走險,玉石俱焚,這就是所謂的兩害取其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