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政治舞台上,購買力和軍事實力一樣具有強大影響力。預計中國的出口總額將連續兩年居於世界第一,進口總額也已經僅次於美國。儘管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尚排在世界100名之後,中國卻已經膨脹為“經濟大國”,它還會不斷打出購買力這張牌。
中國援建東南亞搶盡先機
《朝日新聞》在連續兩天發文揭秘中國經濟起飛後,1月23日再度發表相關文章,題為《以援助之名向亞洲南進——中國力量橫掃東南亞》。
中國政府不斷加強與東盟各國的關係,推出多個政府援助項目。中國不斷向南擴大影響力的動向在邊境地區體現得尤為顯著。
在老撾北部會曬一帶,可以看到大批建橋工人正在湄公河岸忙碌,這是“泰國—老撾友誼大橋”項目施工現場,其中約半數工人來自中國。
為促進大湄公河區域的經濟合作,亞洲開發銀行積極推動道路交通網建設。連接中國、老撾和泰國的“南北走廊”項目由中國主導推進。
中國與老撾之間開通了國際道路運輸班線,滿載石油、玉米、雜貨和水果的大貨車來回穿梭於兩國邊境城市。連接中國與東盟的物流大動脈開始形成。
中國正在規劃建設經由泰國通往新加坡的高鐵,老撾政府因此期待“本國由大陸孤島變成與各國相通的國家”。中國推行的經濟外交戰略在於,推動中國南部與東盟的一體化發展,通過孟加拉灣和東盟南部的港口城市進口石油等物資。
不少人士指出:“日本不斷削減政府開發援助預算,而中國積極支援東南亞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當地居民十分歡迎中國企業承建項目。如今中國企業完全占據上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