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俄稱中國殲11B有自己技術非蘇27仿製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2-11 12:12:47  


中國空軍已經批量列裝國產殲11B多用途戰機。
  中評社北京12月11日電/在不久前的珠海航展上,一批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國產戰鬥機、教練機閃亮登場,顯示了“中國製造”在軍用飛機領域的突破和發展。但美國《華爾街日報》12月7日卻刊發題為《“反向開發”助中國戰機一飛衝天》的文章,認為中國在該領域取得進步源於對俄制戰機的模仿。對於許多業內專家來說,這種“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觀點實在讓人跌破眼鏡。

  殲-11並非簡單的模仿

  《華爾街日報》的文章稱,“蘇聯解體一年後,極度缺錢的克裡姆林宮開始向中國銷售其龐大的武器庫,包括俄羅斯空軍的驕傲──蘇-27戰鬥機。”按照該報的說法,中國一直從俄羅斯進口武器並對這些武器進行“反向開發”,發展出了殲-11B戰鬥機,“中國工程師不光‘克隆’出蘇-27的航空電子設備和雷達,還安裝了最後一個零件——中國產噴氣式引擎”。顯然,西方將中國的殲-11B戰鬥機簡單認定為俄制蘇-27的仿製品。這種以偏概全的說法不可避免地遭到了多方駁斥。

  事實上,一些西方軍事媒體同樣認為殲-11B並非蘇-27的仿製品。澳大利亞《空軍力量》雜誌日前就披露了中國殲-11B型戰鬥機的最新研發動態,並稱其與蘇-27SK戰鬥機有很多不同點,不能單純將其看作是蘇-27SK的“克隆機”。文章指出,殲-11B型的機身和引擎與蘇-27SK相似,但殲-11B型的一些系統與蘇-27SK完全不同,在衍射平顯、紅外搜索跟蹤系統和玻璃化座艙等方面都顯示出獨特設計。

  更權威的說法來自蘇-27的“娘家”。早在幾年前,俄羅斯蘇霍伊公司總裁米哈伊爾.波戈相就曾表示,某些媒體有關中方仿造蘇霍伊戰機的說法“純屬外行”,因為早在1996年俄方就向中方出售了蘇-27SK的知識產權。波戈相強調,俄羅斯官方也從來沒有對中方提出過“仿造質疑”,“我們堅信中方製造的戰機含有自己的技術成分和國產部件。美國等‘專家’也許想在俄方售給中方的知識產權上做文章。我希望我們的中國同行堅定自己的立場,不要被挑撥離間所左右。”

  由此可見,殲-11B雖與蘇-27系列在外形上很相像,但確實是有中國血統的新式戰鬥機,而西方用其大做文章,很可能存有挑起中俄軍貿衝突的不良居心。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