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美日聯合軍事演習始於1986年,到今年已經是第十次了。經過20多年的磨練,美日聯合軍演的規模越來越大,合作層次也越來越高,逐漸朝著模擬大型海戰的方向邁進。
由於演習恰逢延坪島炮擊事件之後,因此從一開始,美日兩國就在不斷強調軍演的“防禦”性質。但一些軍事專家認為,這裡的防禦其實是一種攻勢防禦,也就是通過防禦對手的打擊,為己方提供更多主動權。趙小卓指出,儘管任何一個國家的演習都不可能公開承認其“進攻性”,但此次美日演習用到的大部分裝備均為攻防兩用,“開始以防禦作背景,防禦之後當然可以反擊敵人”。
數萬日兵
練習全面攻擊
從近些年美日聯合軍演日方的參演兵力構成來看,日本自衛隊一直扮演後勤支援者的角色。
在不斷挑戰《和平憲法》的背景下,日本自衛隊把每一次與美軍練兵,都當成是提升自衛隊適應現代作戰環境能力的絕佳機會。就在美日聯合軍演舉行的當口,日本防衛省將於年底推出的新《防衛計劃大綱》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中。日本共同社12月5日披露稱,新大綱將採用“機動防禦能力”這一新概念,來替代原先的“基礎防衛能力”。分析人士認為,此次“利劍”演習的部分內容,正是為“防衛大綱”的出台預熱。
所謂“機動防禦”,就是最大限度地發揮防禦的積極性,以攻勢實施防禦。而此次演習的目的,也在於檢驗日本通過快速攻擊來奪取“海外領土”的能力。
分析人士認為,此次美日軍演使日本的“西南戰略”初顯端倪。將於年底推出的新“防衛大綱”,其中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加強“西南諸島”的攻防。而此次演習囊括了兩栖登陸、航空兵遠程對海攻擊、防空壓制等現代遠洋登陸作戰中的大多數科目。實際上,日本通過演習向外界釋放了這樣的信號——日本已開始考慮在“視為必要”的情況下,將“武力解決”與政治談判並列為其解決與別國領土、領海爭端的可能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