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台灣經濟日報:“央行”“打炒房”的兩難困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9-06 08:59:38  


  中評社台北9月6日電/台灣經濟日報社論指出,近日媒體報導台“中央銀行”擬擴大對房市的選擇性信用管制,要求銀行對特定地區的土地建築融資,應比照房貸的成數及利率予以管制。雖然“央行”發布新聞稿否認,但鑑於這波“打炒房”政策的成效不如預期,市場研判“央行”在本月下旬理監事會議後,可能會擴大房市的管控措施,甚或以直接升息抑制房地產投機。

  事實上,自去年第四季開始,政府即已注意到房地產價格不合理上漲的現象,“央行”及“金管會”也著手管控銀行的房地貸款行為。今年3月以後央行更頻頻出手,針對銀行投資型房貸設定貸款成數、利率等限制。6月下旬,“央行”更調升政策利率重貼現率0.125個百分點,並對台北市及台北縣十大縣轄市第二套房貸的貸款成數設限;“央行”還會同“金管會”對銀行實施專案金檢,展現打擊房市投機的決心。

  然而,“央行”“打炒房”措施顯然效果有限,大台北地區房屋成交量價僅在6、7月間短暫降溫,據民間業者統計,8月大台北地區中古屋成交量較7月回升5%,成交價亦普遍上升。尤其,近來熱門地段的房地標價更迭創歷史新高,例如慶豐銀行大樓標售創下每地坪833.77萬元天價、台北金融中心標案也寫下每坪辦公室116.6萬元紀綠,開啟每坪百萬元辦公室的商辦新時代;另台北縣政府7月下旬標售新莊副都心12筆商業用地,皆以破紀錄的價格被搶標一空,在在觸動政府“打炒房”政策的敏感神經。

  從總體經濟情勢來看,由於國際經濟不確定因素升高,島內經濟成長率第三季後也將趨緩,這一波由投資或投機動機驅動的房地產熱況顯然已後繼無力,短期內房地產價格並無再大漲的空間;此時加大“打炒房”力道,很難避免衝擊景氣的後座力。但就中長期而言,島內仍存在很多房地價上漲的想像空間及客觀條件。

  在資金面,由於景氣復甦乏力,美國聯準會及各國央行將長期維持低利率及量化寬鬆政策,過剩資金持續流入成長動能最強的亞洲各國勢所必然。在島內銀行體系已是資金氾濫下,假若“央行”低匯率及低利率的雙低政策不變,未來國際資金持續流入將匯聚成洪流,進而成為推升房市的強力觸媒。

  再者,相較於大陸上海、北京、香港、新加坡及其他亞洲一線城市,台北地區平均房地價格相對較低,在兩岸經濟協議(ECFA)簽署後,對台灣,尤其是台北房地價格上漲的預期心理愈來愈強烈,這也成為推升長期房地產價格的最佳題材。

  隨著台灣加速融入國際經貿體系,台北乃至台灣整體房地產價格與國際水準的差距逐步拉近,是理所當然;從國際化最高的台北帶動台灣整體房地產價格走勢,亦是市場運作法則。因此,央行要阻擋中長期房地產價格的自然調整,既無必要,也將是徒勞無功。

  但是,房地產價格上漲加速島內所得分配的惡化,觸動社會的敏感神經。2009年台北市家庭可支配所得較2008年下跌2%,但房價漲幅高達19.9%;2009年台北市30坪中古屋均價是家庭可支配所得的11.5倍,亦高於2008年的9.59倍。民眾薪資所得增加速度遠遠落後於房價上升,民怨自起。在北二都選情吃緊下,“央行”加強“打炒房”恐是不得不爾。

  社論認為,政府因應房地產價格上漲現況,應綜合考量經濟發展、所得分配、景氣變動等因素,並設定明確的短、中、長期目標,採取涵蓋土地利用規劃及管理、土地稅制、住房政策及金融等綜合性對策,以健全房地產市場運作。“央行”的角色則應側重在總體資金面的有效控管,避免游資氾濫;至於選擇性信用管制,作用既然有限,宜適可而止。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