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港媒:為何“中美必有一戰”又卷土重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26 08:55:05  


 
  細想之下,中美不能有一戰。這是為何?奧巴馬總統走馬上任就高唱“無核世界”,並因此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後來,奧巴馬對中國政策一改初衷,沿襲過去打壓中國的政策,但實踐證明行不通。對於成最大持美債的中國,美國表現了某些無可奈何。近來,美韓在東海軍演,中國再三譴責,明確向美國表示,中國決心有魄力有膽量和財力反擊美國對中國之打壓。顯然,與中國硬拼,只能兩敗俱傷。

  伊拉克、阿富汗戰爭已使美國陷於困局。一旦此回與中國硬拼,更會得不償失。記得,早在上世紀50年代初,那場朝鮮戰爭美國人至今教訓難忘。因此,美國很難下這個決心與中國硬拼。

  至於中國,儘管被外媒稱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還處在發展中階段,需要爭取和平的發展環境。更重要的是,中國幾代領導人從來堅持永不稱霸的承諾,中國無意惹戰事已為六十多年的實踐證明。

  還要看到,中美不必有一戰。持“中美必有一戰”論者,無非是指美國看到中國在東南亞影響越來越大,不願看到中國捍衛國家利益的實力增強。但中國和平發展,對世界包括美國在內都是一個機遇。比如,中國在金融危機中率先復甦就能騰出手支持幫助歐盟解決金融危機,中國發展經濟也對美國起著啟示作用。在諸多國際問題上,比如,伊朗核朝核問題中,中美攜手成了戰略上夥伴或攸關利益者。其實,從世界發展格局來看,不可能永遠定格在一兩個國家坐大的局面。打破這種局面,既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也對人類包括對美國有利。因此,解決相互間矛盾不必訴諸武力。

  可見,“中美必有一戰”是站不住腳,是冷戰思維的折射。摩擦、碰撞、較量、鬥爭,一直伴隨著中美關係的發展,堅定維護自身安全利益的同時,亦須沉著冷靜應對,防止戰略誤判干擾中美發展和世界大局。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