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責任論”只是溫柔一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18 10:34:32  


中國正不經意間走向大國是是非非的風口浪尖。
  中評社香港8月18日電/美國《僑報》8月18日載文《“中國責任論”只是溫柔一刀》,文章說,過分拔高中國的作用,以此敦促中國履行超越自身能力的責任,不僅有損中國利益,最終也是在傷害世界經濟。摘要如下:

  中國經濟在全球地位如何?一度沸沸揚揚的“世界第二”論,8月16日又找到新鮮證據:

  原“世界二哥”日本當日報告其二季度經濟總量為1.288萬億美元,低於此前原“世界老三”中國出爐的二季度經濟總量(1.339萬億美元)。且由於前者經濟二季度大幅放緩,以全年計,中國經濟跑贏日本幾成定局。

  有扎實數據說話,不再是此前的預測,西方世界頓時再度熱炒“一個新的經濟超級大國”誕生。意外的是,中國方面又一次對第二把交椅的新頭銜發出了強烈質疑,堅拒不受。為什麼?顯然,中國不希望憂慮當下炒作正盛的“責任論”升級。

  最大外匯儲備國、世界最大出口國、最大債權國、全球金融危機最大贏家、能源消費第一、已是發達國家、超日趕美……此前對中國經濟實力一系列或真或假的渲染,儼然地球是圍繞中國在轉,世界經濟中的任何問題都因中國而起,經濟形勢好壞都取決於中國動作。其中固然有善意者希望從中國的快速發展中分享收益,尋求復甦靈感,並渴望中國成為制衡國際霸權的積極力量,但也不乏非善意者在借機製造“捧殺”陷阱:你看,中國出盡了風頭,占了便宜,卻沒有承擔“拯救世界”的“更多重任”——要知道,經濟地位的上升對應著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義務和壓力。

  相比以往“崩潰論”、“威脅論”的指指戳戳、責難和謾罵,充滿了“學術味”的“溢美之詞”極盡溫柔,但正如魯迅先生當年所言,這種“捧殺”如溫水煮青蛙,不易讓人警覺。在中國古代,有越王勾踐以“捧殺”滅吳國的先例。而放眼近代世界,“捧殺”警鐘也頻響:日本20年前掉入美國的“NO.1”陷阱,被迫“承擔經濟大國責任”,結果陷入長期衰退;戈爾巴喬夫沉醉於西方送的“改革英雄”,盲目套用西方經濟學,拖垮了蘇聯。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