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美從幕後到高調插手南海 借機“重返”東南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01 09:38:53  


2009年6月,美國海軍“鐘雲”號宙斯盾驅逐艦參與在南海進行的以“南海糾紛”為假想敵的演習。
  中評社北京8月1日電/國際在線報道,南海島嶼領土爭議“事關美國國家利益”,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日前在東盟地區論壇會議上的這番言論可謂語出驚人。曾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對南海問題採取不直接介入政策的美國,緣何逐漸改變態度,乃至突然公開高調介入呢?這背後蘊含了美國怎樣的戰略考量? 

  一度在幕後攪局 

  南海地區曾是冷戰時期美蘇相互對峙、爭霸的海域,兩國分別在菲律賓和越南建立海軍基地。受“越戰綜合征”的衝擊,美國民眾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陷入深刻的自我反思,進而產生了“遠離東南亞”的情緒。冷戰結束後,美軍撤離菲律賓。 

  此後,南海在美國的東亞戰略中一度處於比較邊緣的地帶,用美國一位海軍專家的話來說就是:“南海距離美國1.2萬多公里,太遙遠了。” 

  隨著《聯合國海洋法公約》1994年正式生效,以及中國在東南亞地區影響力的上升,美國對南海的基本政策開始由“不介入”轉為“介入但不陷入”。1995年,美國國防部發布了南海政策:督促有關國家和平解決南海問題,強烈反對威脅或使用軍事力量解決爭端,並表示對南海保持和平與穩定有著長久的利益,重申美國對“航行自由”的基本利益。 

  打那之後,美國就開始以“航行自由”為借口對南海問題說三道四。自1995年起,美國開始與新加坡、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印尼及文萊6個東南亞國家逐一進行“卡拉特”系列軍事演習。該演習由美海軍西太平洋後勤補給群統籌,每年年中開始。 

  近年來,特別是奧巴馬政府上台後,美國實行“重返”東南亞戰略,美軍也加大了在南海海域的軍事活動。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繼中美2001年南海撞機事件後,2009年6月又發生了中國海軍潛艇與美軍軍艦相撞的事故。 

  目睹美國南海政策的調整,越南、菲律賓等國近年來一直企圖拖美國介入南海問題,以便為其在南海上的無理主張增加底氣。但美國此前在南海問題上總體比較慎重,基本上是藏在幕後攪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