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韓國巡航導彈或為假消息 字面性能已超其能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26 15:14:39  


 
  美國的保護傘是雙刃劍 

  眾所周知,美國對其軍事盟國,採用的是一種叫做“延伸威懾”的政策,即動員包括核保護傘、防範常規武器和導彈進攻能力在內的全方位軍事力量向其盟國提供保護,韓國就一直享受美國的這種保護政策,這一方面使得韓國的國防安全有了某種程度的保障,但也對韓國的軍力發展形成了某種掣肘。 

  美國一直反對韓國單獨開發研製火箭技術,目的是為了防範韓國將火箭衛星等太空技術應用到導彈領域,從而引發東北亞的軍備競賽。在美國這種不鼓勵、不支持政策打壓下,韓國軍用航天事業的發展很滯後。譬如,韓國第一枚運載火箭“羅老”號,是在俄羅斯協助下研發的。該火箭技術比較低級,歷時8年,中間推遲發射8次,但去年8月第一次發射還是失敗了。今年6月,第二次發射又以失敗告終。 

  在導彈技術方面,根據美韓達成的協議,韓國不得發展射程超過300公里的彈道導彈。但在該規定中,巡航導彈與無人偵察機屬於同一系列,只要“彈頭重量”不超過500公斤,導彈的射程沒有限制。考慮到這一點,又由於巡航導彈的造價相對便宜(大約為每枚100萬至200萬美元之間,僅相當於彈道導彈造價的五分之一),因此韓國自1995年起重點研發巡航導彈,以克服對朝鮮彈道導彈技術上的劣勢。 

  當然,有美國做靠山,韓國在軍事上也受益不少。首先是其裝備發展可以分享很多美國的技術。另外,作為美國的主要軍事盟國,韓國和美國每年都要舉行數次聯合軍演,兩軍交流密切,這使得韓國軍隊能緊跟世界先進的軍事潮流,這也從整體上增強了韓軍的實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