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媒:殲11B已被中國改成多用途局部隱身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23 09:01:47  


 
  澳大利亞《空軍力量》雜誌猜測,殲-11B與蘇-27SK戰鬥機有六大不同點,包括:紅外搜索跟蹤系統(IRST)、平面陣列多模式雷達、機載制氧系統、玻璃座艙設計、導彈來襲光學預警系統和全動水平尾翼上的電介質板。因此,殲-11B與蘇-27SK以及蘇-27SMK戰鬥機之間存在巨大差異,不應將其視為蘇-27戰鬥機的“克隆機”。

  另據美國環球戰略網年初報道猜測,目前中國部分殲-11B戰機已配備國產WS10A發動機,且中國空軍對該發動機的表現頗為滿意,使其進入量產階段。報道稱,殲-11B戰機最初安裝著俄制AL-31F發動機,但俄羅斯拒絕授權中國生產AL-31F發動機。對於中國而言,WS10A發動機的研製過程無疑是一次嚴峻的考驗,因為這是一款強大的軍用發動機,其研製過程極其複雜。

  報道最後稱,WS10A或許不像AL-31F那樣可靠,但足以供定期航行的戰鬥機使用。而且,它是中國航空工業的一大勝利,因為目前只有6個國家有能力製造高端噴氣式戰鬥機的發動機,而中國現在已是其中之一。

  三代重型戰機之“三國演義”

  鑒於用途相近,並且同屬第三代重型戰機,外媒還十分熱衷於將殲-11B與蘇-27和美國的F-15E“攻擊鷹”三者進行比較。

  《簡氏防務周刊》認為,殲-11B比蘇-27提高了隱身性能,雷達反射面積由15平方米減少到4平方米;採用新型復合材料,機體壽命比原來增加1萬小時,重量減少700公斤;殲-11B能同時探測20個目標並攻擊其中的6個,而早期蘇-27只能對付2個;殲-11B比那些進口的蘇-27增強了對地攻擊能力,從而成為真正的多功能戰機。在火控、電傳、玻璃化座艙等方面,兩者也有本質不同。

  俄羅斯媒體刊文指出,儘管殲-11B源自蘇-27SK,但其性能卻有明顯的提升,其中包括更小的雷達反射截面,經過強化的機體,改良的火控系統,玻璃化的座艙和經過改進的發動機等。殲-11B在隱形方面尤其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其雷達反射截面由蘇-27的15平方米降低至5平方米,甚至有可能達到3平方米。俄羅斯“軍事均衡”網站甚至認為,中國國產殲-11B比蘇-27原型機戰力提高50%。

  有國外軍事觀察家認為,安裝了新型機載火控雷達、機載電子設備和國產新型武器裝備後,中國殲-11B戰機的性能應該非常接近於美國的F-15E“攻擊鷹”。

  外媒猜測,外形氣動布局殲-11B會比F-15E更優秀,機動性會更占優勢;在機載雷達和機載電子設備方面,殲-11B可能不占優勢;而兩款戰機的引擎性能應該差不多,綜合作戰能力勢均力敵,如果對決,關鍵還要靠飛行員的技術。(來源:中國國防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