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女乒受制於一大魔咒 兩場失利驚人相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31 08:08:02  


  中評社北京5月31日電/中國女乒昨天痛失考比倫杯,未能突破困擾國乒多年的一大魔咒,那就是屆數個位逢0或5的世乒賽,國乒不可能奪取兩杯。而“九連冠”也好似一道天塹一樣橫在中國女乒的面前,19年前她們止步於八連冠,19年後她們重蹈覆轍。

  1965年,國乒在第28屆世乒賽首次在男團、女團同時奪標。1969年舉行的第30屆世乒賽,由於文革原因,國乒繼29屆之後再次缺席世乒賽,“雙杯計劃”自然擱淺。1979年,第35屆世乒賽在朝鮮平壤舉行,即便有半個主場的優勢,中國男乒仍在決賽2比5不敵匈牙利隊,再奪“三連冠”目標破滅的同時,也成就對手27年後重奪斯韋思林杯的夢想。再往後推10年,第40屆世乒賽在前西德多特蒙德上演,青黃不接的中國男乒決賽時被“三連亞”瑞典隊5比0重創。

  由於北約轟炸前南斯拉夫,原定於1999年在該國舉行的第45屆世乒賽被迫一分為二,該屆團體賽於2000年移至馬來西亞吉隆坡,雖然逃過了“9”這個不吉利的數字,但國乒仍然沒有逃過屆數逢0或5的“數字魔咒”,當時擁有孔令輝、劉國梁等名將的中國男乒正處於巔峰期,誰也沒有想到,這支冠軍之師竟然在決賽2比3不敵江河日下的瑞典隊。

  對於中國女乒來說,莫斯科世乒賽的失利,也使創造“九連冠”這一歷史新紀錄的目標毀於一旦。無獨有偶,近19年來“九連冠”兩次成為中國女乒可望而不可及的一道障礙。

  1975年至1989年,中國女乒連續八次奪得世乒賽。1991年春,中國派出了由鄧亞萍、喬紅、高軍和陳子荷四人組成的陣容,出征在日本千葉舉行的第40屆世乒賽。當時國際政治氣候出現轉暖跡象,朝鮮和韓國組成了“朝鮮聯隊”參賽,這支隊伍擁有玄靜和、李粉姬、俞順福等名將,具備與中國隊爭奪冠軍的實力。即便如此,賽前輿論仍然更看好中國女隊。決賽果然在中國女乒和朝鮮聯隊之間展開,經過五盤鏖戰,中國隊出人意料地以2比3失守,無奈地交出保存了16年的考比倫杯。

  與19年前的那場失利相比,兩場球的相同點頗多:

  其一,同樣是在換血時期失利。91年第41屆世乒賽中國女隊打團體的四名隊員中的鄧亞萍、喬紅、高軍都是第一次打世乒賽的團體比賽,只有陳子荷打過一次團體賽。當時由於功勛隊員焦志敏、何智麗、戴麗麗和李惠芬紛紛退役,中國隊處於新老交替時期,加上陳靜在90年末退出中國國家隊,中國隊的整體實力有所下滑。對朝韓聯隊的決賽中中國隊派上了高軍和鄧亞萍,這兩名隊員也從未經歷過世乒賽決賽。

  本屆比賽中國隊過去的大滿貫得主王楠退役、張怡寧長期休整,中國隊派出了以年輕隊員為主的陣容,陣中只有郭躍打過世乒賽團體半決賽和決賽,郭焱和李曉霞過去只在小組賽出過場,而劉詩雯和丁寧是第一次打世乒賽團體賽。決賽中中國隊派出的三名隊員均無世乒賽團體決賽經歷,大賽經驗不足、心理承受力不足,失利也在情理之中。

  其二,同樣出現了爭議性的排陣。第41屆世乒賽決賽中,中國隊派上了直拍快攻打法的高軍,她過去對朝韓聯隊隊員保持不敗且交鋒次數較少,對手不夠熟悉,中國隊教練根據過去的戰績派上了高軍,另一位單打實力雄厚的喬紅則被棄用。結果高軍在決賽中單打連丟兩分,在失利以後這個排陣引起了廣泛的爭議,普遍認為高軍的技術實力不夠厚實,正手有明顯的漏洞,派她出場是一個錯誤的選擇。

  本次比賽中國隊重用了“90後”年輕新手丁寧和劉詩雯,她們過去對新加坡隊主將馮天薇和王越古保持全勝,教練是根據她們過去的戰績選擇了她們出場,但並未充分考慮到這兩名選手大賽經驗不足、技術特長不突出的缺陷,郭躍和李曉霞已經培養多年、有豐富的大賽經驗卻棄之不用,在失利以後難免會引起爭議。

  其三,同樣是在實現“八連冠”後的失利。自75年第33屆世乒賽至89年第40屆世乒賽,中國女乒在世錦賽團體賽上實現了八連冠的偉業,衝擊九連冠時負於朝韓聯隊未果。自93年第42屆世乒賽至08年第49屆世乒賽,中國隊再一次實現了八連冠,但又一次倒在了九連冠的門前。這或許在冥冥之中有一種宿命的味道。

  其四,兩場決賽的轉折點都在關鍵的第一盤的失利。41屆世乒賽中國隊首盤派上鄧亞萍,而朝韓聯隊則派上了朝鮮隊的餘順福,餘順福是朝鮮隊的二號選手,過去鄧亞萍從未與之交過手。鄧亞萍在遭遇戰中對對方的旋轉不夠適應,而且被判了兩個發球違例以後陣腳大亂,最終意外輸給了對手,最終導致了中國隊的失利。本次世錦賽決賽首盤丁寧前兩局打的非常好,完全打通了戰術,但在第四局以8比3領先的情況下突然軟了下來,在對手的搏殺面前完全亂了節奏,遺憾地輸掉了這一盤,這也導致了後來出場的劉詩雯過於緊張,連輸兩分。凑巧的是這兩場決賽中國隊都是輸了前兩盤導致了被動。

  其五,都有一位教練執教過兩支球隊。41屆世乒賽中國隊的教練曾傳強曾在朝鮮隊執教,培養了李粉姬和餘順福,回到中國隊又培養了喬紅。本屆世乒賽新加坡隊主教練周樹森過去在北京隊培養了郭焱和丁寧,到新加坡以後又成為該隊的主教練,而他也是新加坡隊扳倒中國女隊的關鍵人物。

  當然也有一些不同之處,比如19年前的那場比賽是中國隊與朝韓聯隊之間的比賽,而本屆則是在中國隊與新加坡隊之間的比賽,新加坡隊出場的三名選手均為中國國內培養出來的隊員,王越古過去曾是國家隊的隊員,馮天薇則是國家二隊的隊員,孫蓓蓓也是省隊的隊員。儘管中國隊失利,但仍然是中國人的勝利。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