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避海上衝突 美想邀中國制定“海上交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12 10:24:22  


 
  美海軍文職人員影響決策層

  位於羅得島州紐波特市的美國海軍戰爭學院已經有126年的歷史,提出“海權論”的美國海軍史專家馬漢曾在這裡任教,並給這所軍校帶來威望。該學院是美軍培養高級將領的少數“研究生院”之一,學員都必須具備10年甚至20年以上的服役經驗,主要課程是戰略與政策、國家安全與決策機制以及聯合軍事行動等。美國海軍名將尼米茲、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沙利卡什維利及現任參聯會副主席卡特萊特等知名將領都是這裡的畢業生。

  該學院匯聚了一批研究中國海軍的美國精英,很多人可以說中文,並到過中國。像古登斯坦,不僅通曉中文,還懂俄語。早在2005年4月,他就在《中國軍事情報》上發表文章《中國核潛艇部隊開始試水》。此外,他還在《簡氏情報評論》等專業刊物上發表過《中國崛起為海上強國》、《中國的潛艇部隊來源老化》等文章。近年來的美國對台軍售,古登斯坦也是主要游說者之一。在成立中國海事問題研究所之前的半年時間裡,他的一些諸如“中國海軍常規力量對美國的非常規威脅”、“中國正在加緊建立一支強大的潛艇部隊,以圖在可能的台海衝突中封鎖台灣海峽以及阻嚇美國航母戰鬥群介入”的言論給美國決策者形成了“中國威脅美國”和“大陸威脅台灣”的認識。

  中國海事問題研究所2006年成立,全職研究人員只有4位,但由於與美國海軍的關係密切,加之近年美國對中國海軍發展的關注,該研究所的工作較之其他智庫對美國軍方的影響很大。去年年底,該所到太平洋戰區總部、美國第七艦隊等機構向美國海軍官員做了大約20場簡報,介紹中國海軍的發展及海洋政策。古登斯坦等人雖是美國軍方聘請的“文職人員”,但活動能量相當大。古登斯坦對記者表示,這次年會最初預定的級別非常高,由美國海軍最高指揮官、海軍作戰部長直接向中國海軍司令致函,邀請中國海軍派代表參加,“但由於美國做出對台軍售的決定,迫使中方暫停兩軍交往,中國海軍此次沒有出席”。儘管如此,美方仍有多位官員與會,包括海軍作戰部及太平洋戰區司令部等直接參與中美軍事交流部門的代表。

  古登斯坦告訴記者:“美國海軍將領如何看待中國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美軍負責制定對華戰略的核心部門太平洋戰區司令部主要由海軍組成;兩軍最容易發生摩擦和碰撞的熱點集中在南中國海、台灣海峽等海域;而傳統上,習慣於在國際環境中運作的海軍比更強調本土防禦的其他軍種在外交政策上更有影響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