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走低碳道路 聯合國建議中國行碳稅制度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17 09:08:44  


  中評社北京4月17日電/“中國目前的增長模式很難長期維持。中國在未來除了走低碳道路之外,別無選擇。”4月15日,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在北京發布的最新一期《中國人類發展報告》這樣認為。

  中國青年報報道,聯合國前副秘書長莫裡斯.斯特朗評價說,這份報告是“歷史性的、里程碑式的”,因為它緊密結合了中國的實際經濟狀況,建立在現實基礎上,不但向中國政府提出了切實的低碳政策建議,也讓世界了解到“中國正在努力做著什麼”。聯合國駐華系統協調代表兼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馬和勵認為,該報告的結論和建議,將在幫助中國制定快速發展的可持續性政策上發揮重大作用。

  經濟增長不一定必然增加碳排放

  這份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委托中國人民大學完成的報告,突破性地將中國的經濟增長、碳排放及人類發展聯繫起來。報告指出,在中國一些經濟較發達的省份(如江蘇、浙江、廣東),其碳強度(單位GDP產值的碳排放)反而是最小的;而那些收入和發展水平較低的地區(如山西、貴州、內蒙古)的碳排放量卻相對較高。

  報告據此認為,經濟增長不一定必然伴隨溫室氣體排放量的上升;雖然中國過去的經濟進步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但未來的發展可遵循一條完全不同的軌跡。

  從聯合國開發計劃署1990年發布第一份年度“人類發展報告”起,該報告就已成為該機構最重要的政策分析工具,具有相當的國際影響力。從1997年起,聯合國開始發布“中國人類發展報告”,迄今已發布6份。

  在城市化進程中可“跳躍發展”

  這份最新報告為中國未來的城市化問題提供了政策選擇。報告認為,中國在未來20年將有約4億人口從農村轉移到城市,這一巨大的內部遷移,不但涉及人數超過美國人口總數,而且將大大增加溫室氣體的排放。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總經濟師李秉仁表示,2009年中國城市化的比例已達46.6%,城鎮人口達6.22億;城市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已均占全國總消耗和總排放的85%。

  報告認為,隨著城市化的發展,中國需在建築和電器產品的能源效率上引入更嚴格的標準,並大大減少住宅領域的碳排放,及大力發展公共交通系統。報告強調:“雖然起步較晚,但中國可以拋棄過時技術,實現跳躍發展,從一開始就採取更清潔和更環保的方式。”

建議推進“碳稅制度”和“碳排放交易”

  這份歷時一年完成的報告,在試圖為中國評估低碳道路的潛在經濟、社會及政治收益的同時,也從現實的角度出發考慮到了成本。報告承認,向低碳模式轉型可能產生失業、物價上漲、財政收入減少等臨時過渡成本,但最終會帶來長期性收益,包括新技術領域競爭力的增強、中國國際地位的上升、人類健康危害的減少及對生態系統的保護等。馬和勵認為:“如果中國能充分抓住機會,依照報告的建議採取行動,將不但有利於中國的環境保護,同時能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加強能源和食物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提出了一系列基於現實的具體政策建議。首先,採用漸進的方式逐步推進“碳稅制度”,即在那些碳減排成本較低的部門首先引入較低“稅收負擔率”(即“應交稅費”與“營業收入”的比率)的碳稅制度,並將所得稅收用於新技術的研發。此報告主編、人民大學教授鄒驥就針對“新技術”問題表示,在目前60多個最主要的減排技術中,有42個的核心技術,中國還並未掌握。因此他認為,在從發達國家引進技術的同時,加強中國自身的技術研發,至關重要。

  其次,基於國家碳排放強度的中長期目標,引入總量管制和排放交易制度,也非常關鍵。此外,還要根據社會經濟職能、法定權利、能力及參與溫室氣體排放直接性等因素,確定企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在控制排放上的責任。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