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國航天器定軌精度國際領先 達到厘米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06 00:19:01  


 
  創建中心透明遙控組織指揮模式。中心以往採用的以測控站為主對航天器進行測控的方式,難以適應高密度任務衝擊,測控精度、運算速度和自動化水平急需提高。經過艱辛探索,建立起航天器透明遙控模式,這一新型測控模式除具有傳統測控功能外,還可以直接遠程監視、控制各測控站設備,並對測控數據自動進行分析運算。透明模式應用於測控實踐以來,衛星姿態、軌道和轉速等多項高難度控制的速度、精度得到顯著提升。

  開發“陸基測控網多任務管理中心”系統。面對日益緊張的測控資源和全天時運轉的測控設備,統一調配資源,中心向管理要效益,在盤活現有資源上下功夫。建設基測控網多任務管理中心,所有測控資源統一由網管中心科學管理調配,依靠系統自動生成的資源最優分配策略,充分發揮測控網最大使用效益。同時,優化設備任務狀態切換程序,使單套測控設備切換時間大幅縮短。

  嫦娥工程任務實施前夕,西安中心自主研發的《奔月航天器精密軌道計算技術系統》,受到國內權威專家一致好評,稱讚該系統實現了我國航天器軌道確定技術由“地球軌道”到“月球軌道”的跨越。

  精密軌道是對航天器實施有效控制的基礎,中心瞄准精密軌道確定這一前沿領域奮力開拓。按照緊跟前沿、著眼長遠、立足當前的創新思路,先後攻克航天器軌道確定、軌道控制、軌道維持等關鍵核心技術,軌道確定和控制精度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實現了定軌精度從最初的公里級、米級到厘米級的跨越。

  返回式航天器落點預報精度,是航天領域又一關鍵技術。在”神舟”號系列飛船前4次飛行任務中,地面對返回艙落點預報精度大約為數公里量級,這相對於返回艙一萬多公里航程來說,誤差是可以接受的。但中心的科技人員並沒有滿足。通過近百次的仿真分析,並結合分析前飛行任務測量數據,使返回方案的分析預報精度在後續任務中達到最佳。乘勢而上,精益求精,最終在神舟七號任務中創造了近百米的精密落點預報佳績。

  衛星運行太空並不是一帆風順,常常會充滿風險,排除故障衛星更是驚心動魄。中心科技人員曾連續奮戰、集智攻關,歷時數晝夜精心排障,使兩顆瀕臨絕境的衛星恢復“健康”,為國家挽回數十億元經濟損失,創造了在軌航天器診斷維修奇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