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靶彈”被激光擊中的瞬間。
|
在彈道導彈發生升空階段,由於火箭助推器產生巨大熱能,因此很容易被敵方發現和跟蹤。不過,此時留給被攻擊方作出反應的時間也非常有限,只有大約1-5分鐘。如果想攔截處於這個階段的彈道導彈,美軍必須將攔截器部署在盡量靠近地方導彈發射平台的地方。
五角大樓披露,在“靶彈”被擊落時,這枚導彈不過飛行了短短兩分鐘。波音公司認為,這種定向能反導系統具有高精確度,低成本和高度的靈活性。不過,因激光武器射程有限,如何讓飛機靠近敵人層層保護下的導彈發射基地而不被擊落,依然是個無法回避的最大難題。 在開發新一代機載導彈防禦系統的同時,五角大樓還決定分4個階段部署造價更低、機動性更好的海基艦載導彈防禦系統:即由配備“標準-3”艦對空導彈的“宙斯盾”巡洋艦充當發射平台。美軍認為,下一代導彈防禦系統必須做到容易改裝,能靈活應付各類新威脅。
據悉,美軍擬議中的新型導彈防禦體系包括2個陸地基地、地中海上的3艘戰艦和北海上的3艘戰艦。波音公司生產的“標準-3”艦空導彈將成為新導彈防禦系統的“骨幹”。這種導彈動能彈頭配備有紅外自動制導裝置,通過直接擊中目標方式來摧毀敵方來襲導彈。
五角大樓認為,海基和空基導彈防禦體系機動性更強、更便宜也更高效可靠。美軍配有“標準-3”導彈的“宙斯盾”軍艦雷達探測範圍達400公里。自2007年起,五角大樓對該導彈進行的7次試射均獲成功,其中包括著名的“導彈打衛星”試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