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專家:中國在這一繁榮時期應特別注意加強宏調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2-04 13:22:38  


  中評社北京2月4日電/中國經濟即將進入一個新的增長期,政府在這一繁榮時期應特別注意加強宏觀調控,正在莫斯科參加2010俄羅斯論壇的中國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3日在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說。

  樊綱說,後危機時代的中國經濟發展應該借鑒前幾年宏觀調控的成功經驗。

  “為什麼中國能從危機中快速復甦?我想很重要的原因是,前幾年中國進行了自我調整,實施了一些宏觀調控政策,例如將經濟增長率主動下調3個到4個百分點,防止大泡沫的產生,”樊綱說,“沒有大泡沫就沒有大危機。”

  樊綱認為,這次金融危機的一個深刻教訓是應在經濟高漲期採取宏觀政策調控,防止泡沫的出現。他說:“美國把這一點忘了,而中國之所以現在經濟形勢不錯,恢復得也快,是因為我們在高增長時期做了很多事情。下一步中國還要防泡沫,應該採取謹慎的宏觀經濟政策,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樊綱同時強調防止經濟過熱的必要性。他說,發展中國家很容易出現泡沫,但只要不斷進行宏觀管理,即使有泡沫也不會太嚴重,關鍵在於採取措施並進行必要的改革。“我相信中國能防止大泡沫的出現,至少應該向這個方向努力。”

  樊綱也闡述了他對中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看法。他指出,中國為此要做的事情非常多,不能一蹴而就,這既有制度的問題,也有發展的問題。比如說降低儲蓄率和提高消費率,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說:“發展中國家的結構變化過程就是一個現代化的過程,也是一個經濟發展的過程,不是光有主觀願望就能很快達成的。在具體階段需要做各方面的短期政策的調整,防止最壞情況出現。”

  談到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問題時,他說,中國企業提高海外競爭力的過程將是一個艱難和漫長的過程,能有今天這樣的成就已經很不容易。要成為國際化大公司,人才還要慢慢培養,制度還需要改革,而且還存在各種風險。他認為,採取謹慎的態度是必要的。

  樊綱同時說,對所謂世界金融中心東移的說法也不可太過樂觀。目前,世界經濟增長的主體部分向“金磚四國”等新興市場國家轉移,這個過程不可避免地伴隨著金融力量的轉移,但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發達國家實力雄厚,並且掌握大量人才,有靈活的金融和企業體制,在危機當中可以調整。

  3日開幕的2010俄羅斯論壇主題為“世界和俄羅斯經濟架構的變化及俄羅斯在此過程中的角色”。在為期3天的會議中,與會者將就俄羅斯和全球經濟形勢進行深入探討。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