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股市 好景不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2-04 10:59:54  


股市風險,不容小覷。
  中評社香港2月4日電/美國《華爾街日報》2月3日載文《中國股市 好景不再?》,文章說,上海股市繼上周大幅下跌之後,周一股價再次下跌,致使中國股指在數周內下跌了約10%;中國的真正問題在於巨大的信貸泡沫、大規模過度投資和大幅下降的利潤。摘要如下:

  世界開始為中國擔心,是時候了。

  上海股市繼上周大幅下跌之後,周一股價再次下跌,致使中國股指在數周內下跌了約10%。從華爾街到惠靈頓,全球市場一片恐慌。北京正在採取措施控制看起來過熱的經濟。這是最直接原因。

  中國政府要求銀行抑制貸款。之前有消息稱一個月前貸款激增,令人擔憂。與此同時,數據顯示經濟的強勁增長加大了對通脹的擔憂。但如往常一樣,最新的新聞只是真實故事的外在表現。中國的真正問題在於巨大的信貸泡沫、大規模過度投資和大幅下降的利潤。

  即便是長期看多中國之人也無法否認這正是當前中國經濟拉響警報的原因。英國在18和19世紀躍居全球經濟的巔峰,美國在19和20世紀走向經濟輝煌,兩國的總體成長之路終究仍伴隨著大量的狂熱與墜落的過程。許多投資者傾家蕩產。

  中國經濟急速發展所帶來的好處現在沒有在投資回報上得以體現。法國興業證券駐倫敦策略師格萊斯計算發現,中國的投資資產回報率跌至微不足道的5%,與德國的水平一樣低,不到南非和巴西等新興市場的一半。

  基於對投資者風險、成本和預期回報的基本假設,格萊斯認為中國股票的合理價格應當約為1.7倍的資產淨值或賬面價值。

  即使在下跌之後,中國目前的股票價格仍高於三倍的賬面價值,或是合理價格的近兩倍。與此同時,新貸款的大潮充斥著中國的經濟。去年,銀行貸款幾乎翻了一番,達1.4萬億美元,人均約1,100美元,而人均GDP僅為約3,600美元。廣義貨幣供給增長28%。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