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華爾街會看華盛頓“臉色”掙錢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27 00:38:27  


  中評社北京1月26日電/新華社發表評論文章說,自從貝拉克.奧巴馬總統上周表明心意要“鐵腕”監管銀行業,人們有足夠的理由擔心華爾街的盈利前景。

  先來看看六大銀行巨頭剛剛出爐的去年第四季度財報,基本都是投行業務掙錢、商業消費信貸業務“大出血”。如摩根大通,投行部門貢獻了19億美元,占了全部利潤的一半多,但應對信貸損失的撥備金則達到了72.8億美元。再如當季收入和全年利潤雙雙創下紀錄的富國銀行,第四季度淨衝銷額狂飈至54億美元,且基本來自商業和民用房地產貸款業務。

  在失業率、房屋止贖率“雙高”、消費開支緊縮的情況下,商業銀行業務一時半會兒還好轉不了。而奧巴馬的新規呢,恰恰是要限制大型金融機構規模和交易行為,禁止所有接受存款保險、能夠從中央銀行獲得緊急援助資金的銀行擁有或投資私募基金、對衝基金以及從事自營交易。換句話說,奧巴馬要向華爾街巨頭們最容易賺錢的“財路”下手,難怪股市狂瀉,投資者不安,銀行高管們焦慮。

  但是,華爾街會乖乖就範麼?未必。

  要重新回到金融機構分業經營的時代並不容易。銀行業等待了60多年才於1999年等到政府取消誕生在大蕭條時代的《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如今的新規雖然沒有完全採用分離投行和商業銀行業務的做法,但意圖明顯,故被媒體稱為“《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2.0版”,可以預見的是高薪受雇於銀行業的說客們很快就會在華盛頓四處活動。

  特別不能忘記高盛,這個毫無疑問的投行老大。沒有誰比高盛受新規的衝擊更大——其收入76%來自交易和投資業務,在幾大銀行中比重最高,而金融危機爆發後它已經變成銀行控股公司歸美聯儲管轄,簡直就是新規最好的“靶子”。但是也沒有誰比高盛擁有與華盛頓更加緊密的關係。多年來高盛與美國政府之間人才“雙向流動”始終熱度不減,高盛也被戲稱為培養美國財長的“黃埔軍校”。可想而知,高盛絕不會坐以待斃;而無論高盛如何“自救”,新規的效果都會大打折扣。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