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韓媒:朝鮮7.1措施因黨政權力鬥爭而流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29 15:54:36  


  中評社香港12月29日電/韓聯社報道,有分析認為,朝鮮自2002年推進的“7.1經濟改革措施”,因內閣在權力鬥爭上輸給勞動黨而流產。

  韓國國家情報院前第3次長韓基范29日通過提交給慶南大學研究生院的博士論文《朝鮮經濟改革與組織、官僚政治》介紹:“朝鮮勞動黨向來牽制內閣的影響力擴大,後來內閣出現引進市場經濟體制的跡象,自2005年起,勞動黨開始積極打擊內閣,驅逐了內閣主導勢力。”

  他舉例說,原定於2005年3月份舉行的第11屆朝鮮最高人民會議第3次會議被延遲1個月,也是圍繞引進市場經濟產生的黨政之間矛盾導致的結果。

  韓基范介紹背景說:“2005年春季,在黨政會議上,主導引進市場經濟體制的朴鳳柱(音)總理,遭到較保守的黨元老們的反對,因此陷入了困境。”“由此,朴鳳柱認為難以如期舉行最高人民會議,便親自向國防委員長金正日提出延期的建議。”

  韓基范稱:“當時,金正日要求在經濟管理方式上,進行‘大膽的改革’,並將黨和軍的部分生產以及貿易活動移交給內閣,賦予總理人事權和對經濟管理的總監職權。”“但進入2006年後,朝鮮勞動黨開始說服金正日,回收了內閣對經濟政策的主導權,之後對內閣大舉進行檢查,驅逐了帶有改革傾向的幹部。”

  韓基范分析說:“金正日為了擺脫經濟低迷的狀態,推動了經濟開放,同時加強了內閣的權利,但黨政產生矛盾後,金正日便站在黨的一邊。”“由此可見,我們不能只注重金正日的決策,而對組織之間的關係和官員的政治活動應予以關注。”

  韓基范接受韓聯社電話採訪時說:“以‘7.1經濟改革措施’為代表的朝鮮經濟改革努力,目前已回到了原點。”並認為,近期的貨幣改革和打擊綜合市場是屬於不符時代潮流的“逆改革”。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