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簡氏稱中國巨浪2等多型導彈可擔負反衛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30 17:01:30  


 
  簡氏文章提到,在1985年到2008年期間,美國“抑制”了太空反衛星的測試工作,有證據表明,只要政治上的限制解除,美國有多個項目正在有助於提升這種能力。2008年美國使用改型SM-3反彈道導彈進行反衛星一事表明,美國具備在短期內將反彈道導彈改造為反衛星載具的能力,而據報道,這項工作在45天之內就能完成。美國還在發展衛星修復和為衛星重新加注燃料的能力,為此進行了一系列飛行測試,其中包括XS-10、XS-11、自動會合技術驗證(DART)飛船、“軌道快車”(Orbital Expres,一種維修衛星的太空機器人)和“微衛星技術試驗”(MiTEx)項目。

  2008年12月份,美國向靜止軌道發射了兩顆“微衛星技術試驗”衛星,以檢查和通報失靈的DSP-23彈道導彈早期預警衛星,此舉表明美國可能具備了在靜止軌道上檢查其他衛星或者對衛星發起攻擊的能力。此外,美國還有多種可以用於發展反衛星載具的選擇,比如地基攔截彈(GBI)、未經使用的此前的洲際彈道導彈的彈體、運載火箭、“飛馬座”空中發射運載火箭,或許還有戰區高空區域防禦(THAAD)系統採用的反彈道導彈。 

  簡氏文章分析說,在軌道運行的衛星有時確實會失靈或者失控,但有時要查清導致失靈的具體原因非常困難。導致失靈的因素可能有某個瑕疵的零部件、空間天氣異常、殘片的撞擊或者敵方的攻擊。 

  很多國家的防務系統正在計劃保護太空中的“關鍵財產”。此舉要求快速反應和全球覆蓋的太空態勢感知,還要有衛星自我防衛系統作為後盾。這或許包括識別出何時遭受威脅的能力以及機動動力、運用誘餌的能力,還要為大型衛星提供防衛裝備(例如槍炮、火箭或者榴彈等),或者在一個衛星群中配備武裝防護衛星。衛星或以類似殘片的外形誤導敵方,或者同一顆衛星能夠執行兩到三種其他任務,或者在一個衛星群中被配有備份衛星。一國還要具備快速反應衛星發射能力,以便替換在緊急情況下受損的衛星,還有人討論使用無人機(UAV)的選擇。一國還或許對敵方的衛星發射場地、聯合傳感器和通訊系統發起攻擊。 

  簡氏的文章最後說,前方的路還遠非明晰可見。因其雙重用途的爭論說辭,看來,沒有辦法限制反衛星能力的發展,但卻可以達成協議防止在太空中進行事實上的衛星攔截實驗,防止太空垃圾進一步增多。其他國家或將向美國展現(反衛星能力),表明美國不能在太空搞獨霸。國際社會真正努力,達成相互諒解,能夠也應當這樣利用太空——為所有人謀利益。這樣的時代正在走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