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太平洋戰區換帥 對華“微笑”不變(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19 12:52:07  


 
  值得一提的是,基廷和威拉德在2001年中美撞機事件中,還都曾經擔當過“滅火隊員”。當時基廷任海軍作戰部長,威拉德任“小鷹”號航母艦隊司令。事發後,華盛頓勢焰熏天的“新保守”鷹派想把“小鷹”號派往事發地區巡航示威,最後由於海軍太平洋戰區“接觸派”的抵制,才沒有讓局勢進一步惡化。

  防華軟硬兩手都會來

  其實不管是誰擔任司令,美國在太平洋地區軍事存在的總方針是不會變的。美國對太平洋地區的貿易總額達到一萬億美元,擁有日本、韓國、泰國、澳大利亞、菲律賓等五個盟國及25萬常駐美軍,可以說有至關重要的經濟和安全利益。太平洋戰區司令部也由此成為美軍幾大聯合作戰司令部中覆蓋面積最大的一個,其職責覆蓋半個地球大小的區域,與周邊43個國家有交流。因此太平洋戰區司令往往不只是軍事家,還是“外交家”。

  從中美總體關係來講,廣泛的共同利益是共識,合作雙贏是主流。可是對美國軍方來說,他們的職責不是談生意賺錢,而是前觀察後提防,最後是保證要打仗能打得贏。軍人的邏輯是永遠建立在戰爭的前提上的。就拿任內大力主張對華接觸的前太平洋司令基廷來說,他雖然支持中美軍事交流,但他的政策是建立在一個根本判斷基礎之上的:即美軍對解放軍擁有絕對的實力優勢,中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還無法挑戰美國軍隊。他在訪問中國軍隊之時,寧願不去參觀武器展示,而願意多花時間與解放軍將領溝通,了解中國軍隊將來想要怎麼發展。

  更值得回味的是,就在基廷即將卸任、威拉德躊躇履新之際,美國《華爾街日報》發文敦促美軍太平洋司令部不要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要開口閉口就是“接觸、接觸、接觸”,提醒這些“接觸派”,“趨勢並不站在美國這邊”,威拉德上任以後,應該好好“弄清楚未來幾年美國到底應該在太平洋地區給中國多少空間。”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