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閱兵村首次對外媒開放 洋記者大贊參閱官兵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9-11 10:44:14  


 
  重大慶典中,閱兵是一個重要的儀式。

  “閱兵不僅能振奮民心,還可以激發愛國熱情。”曾採訪過中俄聯合軍演的俄羅斯電視一台記者雅科夫列夫說,每年的衛國戰爭勝利紀念日,莫斯科都會舉行盛大的紅場閱兵式。我相信,新中國60周年國慶閱兵一定會取得圓滿成功!

  “這裡的生活設施,讓我理解了以人為本的含義”

  走進受閱官兵宿舍,各種人性化的生活設施吸引了記者們的注意。

  美國蓋帝圖像社記者李峰注意到,閱兵村每個房間都有空調、電視,聯通了局域網絡,配備了健身器材、理療儀和燙衣板,每名官兵還有專門的衣櫃、鞋櫃和存放個人隱私物品的抽屜。他感慨地說:“以前總在中國媒體上看到‘以人為本’,這裡的生活設施,讓我充分理解了這個詞的含義。”

  來到生活服務中心,這裡一站式的全功能後勤保障,讓記者們大開眼界。在商業服務區,既有商品繁多的超市、溫馨的話吧、方便的郵局,又有洗衣房、被裝修理間和理髮室,受閱官兵不出營門,就能享受到各種生活服務。法國電視二台記者席文說:“這裡齊全的設施令人驚嘆,閱兵村為士兵想得很周到。”

  機器轟鳴,一個個包子順著輸送線魚貫而出。在食品加工區,餃子機、包子機、豆漿機、面條機等各種現代化炊事設施,引起了記者們的極大興趣。

  《澳門日報》記者張玉書曾在1999年採訪過國慶50周年閱兵,今昔對比,他說,現在的閱兵村比過去更規範,條件更人性化。

  “開放的中國軍隊,顯示的是自信和坦誠”

  “去年汶川地震,我第一次近距離採訪了中國軍人,他們很優秀。今天,我在閱兵村里又採訪中國軍隊,讓人感慨不已。開放的中國軍隊,顯示的是自信和坦誠。”採訪結束之際,加拿大廣播公司記者穀滿倉認真地對記者說。

  乘興而來,滿載而歸。新中國成立以來第14次國慶閱兵,神秘的中國閱兵村首次對外國和港澳台媒體開放,受到記者們的一致稱讚。

  美聯社記者胡大衛在中國工作了近30年,是個地道的“中國通”。他的感受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軍隊越來越開放了。僅今年,他就曾3次走進中國軍營。他說:“我相信中國軍隊的開放程度會不斷加深。”

  同樣備受稱讚的還有受閱官兵。“你為什麼會為受閱感到自豪?”面對路透社記者艾瑪的提問,受閱徒步方隊隊員蘇文傑自信地回答說:“因為我代表中國人民解放軍,展示的是中國軍人的形象。”

  “受閱訓練苦嗎?”艾瑪接著追問。“受閱訓練有點苦,但我們感到很快樂。因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有不畏艱辛、勇於奉獻的光榮傳統。”士兵高騰的回答讓記者們紛紛竪起大拇指。

  雅科夫列夫說:“2005年採訪中俄聯合軍演時,中國士兵的素質就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天,看到閱兵村里士兵個個精神飽滿、士氣高昂,我又對中國士兵有了新的認識。中國士兵,真棒!”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