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專家:國防的強大是戰爭遠離中國的核心原因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20 10:01:07  


中國海軍新型導彈快艇編隊。(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8月20日電/《環球時報》發表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美國研究中心主任沈丁立的文章稱,鄧小平同志在1987年指出,“如果下一個世紀的前五十年裡,第三世界包括中國有一個可喜的發展,整個歐洲有一個可喜的發展,那時就可以真正消除戰爭的危險。”如今,蘇聯已經消失;歐洲在一體化建設中已取得可喜發展;中國在整體國力上已名列世界前茅。正是這些因素,使得過去30年來的世界比更早期和平得多。

  在未來的一段時間裡,譬如在未來10年,上述關於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判斷依然不會過時。以下六大因素決定了人類將更加和平,更會遠離大規模傳統戰爭。

  第一,現代國際法禁止了一切侵略戰爭。雖然在不同層次上,當今各種戰爭和衝突仍禁而不止,但在聯合國誕生後,人類社會畢竟對侵略有了普適的定義,對制止和制裁侵略有了制度與程序上的保障。這是二戰結束前後世界發生根本變化的重要標誌。

  第二,全球化不斷加深各國對和平與發展的利益均沾。這有利於形成世界各大力量的更深層的相互依賴,而且,現代戰爭還使交戰各方普遍出現弊大於利的情況,使大規模戰爭難以成為各國解決分歧的現實選擇。

  第三,中國正在迅速崛起。當前,以官方匯率計算,中國經濟產出已接近美國的1/3;用購買力計算則至少達到美國的2/3。中國的發展,已使我們有更多能力為穩定地區和世界局勢、遠離戰爭起到積極作用。

  第四,二戰後世界範圍的民主政治的發展,也已成為遏止侵略戰爭、避免嚴重衝突的一個重要原因。世界大戰的避免、軍國主義與殖民主義相繼退出歷史舞台,亞非拉發展中國家的獨立與民主、民生發展,都使許多國家的政治決策更加民主,集權體制更受限制,民眾參與國家制度的和平化建設更有可能,自然也有利於世界遠離戰爭。

  第五,核武器問世已有60多年。核武器的大規模毀傷效應在事實上起到遏止侵略、促使分歧方尋求妥協的作用。

  第六,現代偵察技術的發展,正使預警軍事衝突變得更為可能,這有利於緩和地區緊張局勢。不僅大國間尋求發動有效的重大突然打擊已幾無可能,同時在非大國間、或大國與非大國出現嚴重衝突的情況下,國際社會進行有效干預與調停的可能也在上升。

  歸納起來,在未來10年中,上述制止戰爭的六大因素還將繼續存在,多數因素還會加強。中國在較為高速地前行,其勢頭有利於改善大國間關係的質量。在未來相當時間內,核武器在懾止大國間發生戰爭方面還會起很大作用。軍備透明化也使通過發動戰爭來牟利的可能變得更小。因此,戰爭在離我們遠去,乃是人類文明的趨勢。當然,這是指一種整體性的規律,而且主要適合於大國間的關係。地區性的、偶發性的、大國與非大國之間的、非大國之間的、非傳統性的衝突仍不免時有可能,但不應嚴重偏離上述規律。

  除了變化了的國際背景外,中國的迅速發展,是戰爭遠離中國一個核心原因。中國的發展包括國防發展,包括中國日益掌握先進的常規武備,以及在核武從地球根絕之前,我們仍需維護有限卻有效的戰略威懾力量,而不是馬上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在現階段,我們的和平仍靠國防守衛,也只有具備了強大的國防,戰爭才會更遠地離開我們。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