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兵工專家:最新武器將亮相國慶閱兵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09 08:58:26  


 
  談軍轉民:筆記本最初是給炮兵用的

  軍工技術在很多人看來,都像蒙著一層神秘的面紗。在這個行業打拼了50多年的梁俊良告訴記者,在很多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的地方,都能看到軍工技術發展所帶來的影響。“科學技術是沒有邊界的,國防科技工業的進步帶動了很多基礎科學的進步。”

  梁俊良告訴記者,火炮彈藥的研製,對於特殊鋼材的製造技術有很高的要求,這些技術研製成功後漸漸轉向民間,並發揮了很大作用。“在改革開放之前,可以說是國防工業獨自在搞自主創新,這些成果後來在更多的領域都發揮了作用。”“很多火工產品最初都是軍工產品,但如今在很多領域都有應用。”梁俊良舉例說,火箭發射的點火器就是軍工產品,遙控點火技術、電磁反應火工、深層點火以及廣泛運用的雷管等等也都是如此。“比如發射到太空的一顆衛星,我們需要在地面上遙控點火讓它轉個方向、變個位置,這就要用到我們的遙控點火技術。”

  “衛星視頻通話、電子通訊技術,最初也都是軍用的;最早的筆記本電腦,也是給炮兵拿來用於彈道解算的。”梁俊良說,甚至連坦克、裝甲車的軍工技術也能夠轉為民用。“坦克在發射炮彈時,瞬間要承受好幾百噸的後坐力,這對於設備的強度、承載力、穩定性都有很高要求,“這些軍工技術後來在民用重型機械上,發揮了很大作用。”梁俊良說,像美國、俄羅斯等軍事大國,其最尖端的科學技術很多都是軍用技術。

  記者手記:跟武器打了一輩子的交道骨子裡反對任何殺戮和侵略

  “知識決定高度”。這是梁俊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重複最多的一句話。從大學一畢業就投身到兵工研發戰線至今,50多年來,梁俊良始終都在與技術賽跑。

  開國大典時的閱兵儀式,所展現的武器裝備可謂是“萬國牌”;而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大閱兵上,我們將看到我國自主研發的高科技武器裝備,這個變化在梁俊良看來非常不易。 “軍工行業的發展不是孤立的,它建立在各行各業的綜合發展上,火炸藥學、推進器技術、工程設計技術、材料技術等等行業的共同發展,才讓國防事業有了今天的成就。 ”

  “擁有各種陸軍武器的自主研發能力,全世界能做到這一點的國家屈指可數,我們位列其中。 ”雖然跟武器打了一輩子交道,但梁俊良從骨子裡反對任何的殺戮和侵略。“我們是熱愛和平的,我們不仇視任何人,但我們絕對要保護用心血換來的不易成果。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