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華商為何總是淚灑俄羅斯 最怕阿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7-19 08:03:28  


切尔基佐夫市场原貌
  中評社香港7月19日電/羊城晚報報道,切爾基佐夫市場有20多年的歷史,由俄羅斯寡頭伊斯梅洛夫創辦,目前發展為歐洲最大的零售批發市場。伊斯梅洛夫通過“灰色清關”的方式,吸引大量中國商品進入俄羅斯,在這裡經營謀生的主要以中國人、越南人和中亞人為主。 

  在這個炎炎夏季,俄羅斯華商最集中的切爾基佐夫市場熱度正節節攀升。

  去年9月,俄羅斯警察查抄了切爾基佐夫市場。今年6月29日,莫斯科市政府以“違反環境衛生規定”強行關閉了這個市場。而據俄媒體報道,其原由在於,俄羅斯檢察院偵查委員會偵查總局向莫斯科市長遞交了一份報告,要求消除該市場“銷售走私貨”的違法現象。同期,有消息傳出,俄方以“存在有害物質”為由,銷毀了去年被扣的一部分中國商品。

  7月8日,俄羅斯聯邦移民局又稱,當天早上在切爾基佐夫市場內發現一個“非法宿舍”,裡面的約150名中國公民被扣押,並將被驅逐出俄羅斯。

  華商幾度淚灑俄羅斯。面對俄方的責難,華商們有話要說。

  “華商其實是受害者”

  俄羅斯中國南方商會會長王廣源向《國際先驅導報》記者訴苦:“華商不是走私犯,我們在國內都是正常報關。如果不是這樣,這些貨怎麼可能進入俄羅斯,難道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

  王廣源進一步闡明,不少華商為了貨物能夠順利、及時抵達俄市場,因此委托俄方“清關公司”代辦手續,而且所交費用並不比正規清關少,但“清關公司”卻在操作時瞞報、低報貨物,從中撈取大量好處,並且不向貨主提供相關單據,“華商其實是受害者”。

  俄羅斯中國南方商會會長王廣源介紹說,俄羅斯的AST集團負責切爾基佐夫市場的管理,然而,在市場租賃集裝箱經營的商人,需要向AST集團每月上繳約5000美元一個箱的“管理費”(這是鞋類商品的租金,諸如裘皮等高檔商品的“管理費”更高);同時,AST集團還每個月向商人固定收取每個集裝箱近6萬盧布的稅費。但是,這兩項費用都沒有發票和完稅憑證,尤其是稅費是否真正上繳稅務部門不得而知。

  最怕聽見“阿蒙來了”

  莫斯科北方華人商會會長關百新說,華商在俄經營風險很大,而且還受到涉及人身安全的攔路搶劫、入室搶劫等威脅,“一年下來,每個月都有案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