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解讀朝鮮4日未試射遠程導彈幕後原因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7-08 09:40:35  


 
  遠程導彈為何沒露面

  路透社的報道則說,3年前(2006年)美國國慶日時,朝鮮連續試射10枚導彈,其中包括一枚理論射程在5000公里以上的“大浦洞-2”,不過該彈在離開發射台後不到一分鐘即空中解體,墜入日本海。朝鮮在1998年成功試射“大浦洞-1”,射程為2000公里,據美國國會情報委員會的估計,朝鮮軍隊目前約有30枚“大浦洞-1”,該委員會同時估計朝鮮可能已經研發出20枚“大浦洞-2”,但具體效能如何還不清楚,因為該導彈惟一一次試射以失敗告終。雖然朝鮮今年4月初用運載火箭把一顆通訊衛星“送入太空”,顯示其遠程導彈射程增加了一倍,應該能達到4500公里。但其可靠性如何,還有待於通過導彈試射來檢驗。韓聯社援引韓國軍方分析人士的話說,朝鮮在最近幾天仍會繼續試射導彈,但試射遠程導彈的可能性不大,因為通過間諜衛星的偵察,沒有發現任何跡象能證明朝鮮在準備發射“大浦洞-2”遠程導彈,幾個導彈發射基地的人員已開始陸續撤離,朝鮮的船只也被允許到此前禁航的海域作業。

  解放軍二炮部隊一位要求匿名的專家對《青年參考》報表示,朝鮮此次試射的7枚導彈,都是其技術相對成熟的“飛毛腿”系列,其政治意義要大於軍事意義,目的是向國際社會顯示強硬姿態。此前美日韓等國力主對朝鮮實施最嚴厲的制裁,並動用軍艦在公海追蹤朝鮮貨船,以及大量報道金正日健康狀況惡化和金正雲“接班”等不實傳聞,朝鮮此次通過試射導彈,來對此予以“強烈回擊”。目前朝鮮的遠程導彈技術還不成熟,射程從未超過2500公里。一旦進行試射,失敗的可能性很大,萬一像2006年那樣,升空不到一分鐘即空中解體,借美國國慶日試射導彈來打政治牌的效果會大打折扣,所以此次試射了7枚短程導彈。

  美日韓全程跟蹤

  朝鮮連續試射7枚彈道導彈,美日韓軍方都作出強烈反應。韓聯社援引韓軍聯合參謀本部發言人的話說,軍方依靠牢固的韓美聯盟,已做好了“萬全準備”,足以應對朝鮮的“任何威脅和挑釁”。日本共同社4日報道,航空自衛隊的新型自動警戒管制系統(JADGE)投入使用。該系統的重點是新增監測彈道導彈的能力,將在日本導彈防禦系統中發揮“大腦”作用。JADGE系統的總經費約為904億日元(約合64.3億元人民幣),能與最新陸基型雷達“FPS-5”(位於鹿兒島縣)及“宙斯盾”艦等進行數據連接。敵方彈道導彈發射瞬間,位於東京都府中市的空中自衛隊基地就會收集信息,判斷是否需要用“宙斯盾”艦搭載的海基型攔截導彈等進行攔截。

  美國軍方更不會等閑視之,正在日本訪問的美國海軍作戰部長拉夫黑德上將4日對法新社記者說,“我們部署在亞太地區的艦船和部隊,全程跟蹤了朝鮮所發射的導彈,並監視朝鮮導彈基地的一舉一動,朝方任何關於發射導彈的準備活動,都在我們掌控之中。”

  美建導彈防禦系統有了借口

  此次朝鮮的導彈試射還為美國加速發展導彈防禦系統提供了借口,美國《巴爾的摩太陽報》4日分析說,一直有批評家認為發展導彈防禦系統是在浪費時間和金錢,但為應對敵人威脅而做軍事準備是必須的,因為朝鮮很可能向夏威夷發射遠程導彈。美國退役空軍中將亨利.奧柏林說,部署在夏威夷的海基X波段雷達,大大增強了美國導彈防禦系統的能力。但也有批評家認為,現在把朝鮮導彈的威脅過於誇大了,因為朝鮮遠程導彈的精確性不高,而且從來沒有進行過加載戰鬥部的試射。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