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時代:大博奕降臨 中亞局勢急需全球關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6-17 00:23:01  


隨著中亞地區的經濟瀕臨崩潰和叛軍威脅愈來愈大,中美俄現在在該區的競爭局勢就像“大博奕降臨”。
  中評社香港6月17日電(記者 何耀雄編譯報道)巴基斯坦上月在史瓦特河谷猛烈清剿塔利班,吸引了全球媒體關注。但卻沒有人留意到一境之隔的多場軍事行動 — 烏茲別克軍隊開進費爾干納谷地打擊伊斯蘭極端主義者;塔吉克軍隊遠赴拉什特地區追擊打著聖戰旗幟、盤據一方的的伊斯蘭軍頭。

  美國《時代》刊發分析文章指出,正當奧巴馬政府把反恐戰爭力量集中在“阿富 — 巴(Af-Pak)”之際,一眾前蘇聯加盟國現在也陷入了泥沼境地,急需美國支援來確保中亞穩定。

  由於中亞仍具有大量未被開發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引來了西方國家和中俄的興建。加上中亞國家的貪腐和專權,地區伊斯蘭叛亂勢力從中影響,中亞地區局勢現在正是危機一觸即發。美國外交關係協會俄羅斯問題專家曼考夫(Jeffrey Mankoff)認為,“這裡可能會發生些出乎意料的變化。”但大部份觀察家都不認為局勢會出現正面變化,大國勢力相繼介入,中亞地區將會被繼續視為防止動亂局勢向西、南兩面擴散的堡壘。

  對於美國來說,中亞局勢仍然是一個相當敏感的問題。這裡似乎是一個被俄羅斯吞併和操縱了的地區,克里姆林宮仍然視一眾新興中亞國家為昔日的“衛星國家”。從土庫曼到阿斯塔納,現任的中亞國家元首仍然是前蘇聯時代的人物,他們的俄語比本土語言更流利。喬治梅森大學中亞政治教授邁格林奇(Eric McGlinchey)認為,“這裡政權的運行方式仍然以莫斯科為主導。”其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早前莫斯科向吉爾吉斯坦捐助二十億,以換取關掉瑪納斯(Manas)的美國空軍基地,這件事剛好是在奧巴馬政府前一個星期發生的。俄羅斯或想借此來阻嚇美國在其勢力範圍內繼續發展。

  另一方面,中國的中亞戰略則更為無聲無色。鬧“資源荒”的中國為貧瘠的吉爾吉斯坦和塔吉克援建了金額數以千萬的基建和水力發電設施,以換取些有利可圖的能源合約;中國也是阿富汗最大的投資者,在喀布爾修建公路和開發了價值三十億的銅礦;2001年,中國與俄羅斯及中亞國家組成了上海合作會議組織,這個地區政治組織有助中國打擊新疆的維吾爾族分離分子。上合現在正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堡召開會議,會議將探討美軍力量何時徹出中亞地區。這明顯表現出中俄兩國希望把美國的影響力降到最低。

  但喬治梅森大學中亞問題專家羅拔斯(Sean Roberts)卻指出,“其實中俄都只是希望從中確立自己在中亞地區的地位。”

  美國人權關注組織“自由之家”更將中亞五個前蘇聯加盟國列入世界人權狀況最惡劣的地方之一,並指這裡完全沒有獨立的媒體監督。中亞的人權分子常常被拘留和虐待,不少更被逼流亡海外。即使是在2005年已經發生了“天鵝絨革命”的吉爾吉斯坦,她的政府跟革命前的政府也沒有什麼分別。羅拔斯認為,“中亞地區長期陷於苦難,人民由前蘇聯時期開始已經不相信政治,他們也不認為政府倒台可以帶來什麼改變。”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