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奧巴馬中東行之後 “和平進程”別會錯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6-08 00:24:18  


6月4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埃及開羅大學發表對伊斯蘭世界的重要講話。新華社
  中評社香港6月8日電(記者 岑嵐編譯報道)就職近五個月的美國總統奧巴馬上週展開首次中東之行,訪問沙特阿拉伯和埃及,他在開羅大學發表演講,呼籲美國和阿拉伯世界彼此互相尊重、消除猜忌並尋求共識。是否能達到預期效果,分析認為“不是看他說了什麼,而是看他做什麼,”推動伊拉克的“和平進程”為要務。

  紐約時報7日刊登署名分析文章指出,奧巴馬開羅演講之後,國務卿希拉里將面臨重大考驗,如何竭盡所能地推進“和平進程”。不過,此“和平進程”非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和平進程”,而是伊拉克的“和平進程”,後者在戰略上處於重要得多的地位。當下,希拉里最值得去做的是,在美軍完全撤出伊拉克之前,集中精力解決伊拉克各派系之間的紛爭,這當然要在聯合國、歐盟以及伊拉克鄰國的合作之下。

  原因何在?假如美軍撤出之後,伊拉克局面失控,奧巴馬團隊將面臨指責,屆時局面不可收拾。如果在伊拉克建立起良好而穩定的政治秩序,這將對阿拉伯世界以及美國的聲譽產生極為正面的影響。

  “當今沒有成功的阿拉伯民主的原因,就是當今還沒有成功的阿拉伯民主,”斯坦福大學學者、《民主的精神》作者拉瑞.戴檬,如是說。“當沒有榜樣的時候,很難在一個地區傳播某种理想。”

  二零零三年,美國將伊拉克政權斬首之後,已插足阿拉伯世界。自薩達姆鐵拳下解放出來之後,伊拉克各派系彼此較量,暴力頻現,最後各方受傷。現在是時候協商如何管治伊拉克。若協商不成,則暴力浪潮隨時重現。

  文章認為,協商如何管治伊拉克極其重要,而這正是國務卿希拉里的要務。阿富汗是次要的,巴格達是大阿拉伯世界的首都。伊拉克的在水、石油和受教育人口方面的“富足”,其他阿拉伯國家難望其項背。在伊拉克,已經有自由營運的報紙和電視台。正如一位國際問題專家指出,“阿富汗從不會對阿富汗以外的地方產生影響,而伊拉克能夠改變思想。”

  最終,伊拉克將走向何方,將取決於其精英階層如何運用其自由,是搜刮還是重建其國家。這還尚未知。不過,美國仍然有機會向正確方向推進,這麼做亦有極大的利益。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