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 
美介入南海加強島鏈駐軍 牽制中國海上戰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6-03 10:56:46  


 
  目前除中國之外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全部擁有航母,僅美國一家就有11艘。儘管如此,當中國僅僅提出自己有發展航母的權利時,一些國外媒體的評論立刻風生水起,一方面是不願意看到中國海軍軍力的強大,另一方面則是在為自身擴張尋找借口。

  美軍兩大“島鏈”部署新動向

  5月9日,美國軍方宣布,美國空軍計劃下月在日本沖繩部署12架美國F-22“猛禽”隱形戰鬥機,這是美國空軍首次在海外部署這種技術最先進的戰鬥機。美國太平洋地區空軍部隊司令赫斯特在接受美國媒體訪問時表示,這些戰鬥機將使太平洋地區的美軍指揮官在面對任何突發性事件時擁有更多的選擇。

  沖繩,是如繁星般點綴在壯美太平洋上的第一島鏈中的關鍵一環,而第一島鏈,在軍事上已經成為以美國為首的一股勢力“封堵”中國的防線。

  島鏈由來

  實際上,“第一島鏈”從地理名詞成為國際政治名詞,是源於冷戰時期。美國在第一島鏈的布局,最早並非用來對付中國,而是針對蘇聯的。

  冷戰時期,太平洋方向是東西方對峙的重要戰線。在這裡,蘇聯太平洋艦隊的戰略核潛艇隨時可以進入太平洋活動,成為對美國重要的威懾力量。

  為了圍堵蘇聯戰略核潛艇及其相應的海上力量,美國沿阿留申群島起,經日本本土至菲律賓,建設了一條海上防線。這其中有幾個關鍵點,一是以阿留申群島封鎖白令海,防止蘇聯潛艇從北冰洋進入太平洋;二是以日本列島封鎖宗穀海峽、津輕海峽和對馬海峽,這樣可以封鎖日本海,防止蘇聯艦隊從位於遠東的符拉迪沃斯托克等港口進入太平洋;三是以沖繩和台灣島應對中國大陸,同時沖繩也起到對台灣的支撐作用;四是以菲律賓和台灣島等地支撐美國在東南亞進行的越戰等活動。

  沿著這條島鏈,美軍以海空軍基地為要點,在各處海峽、水道等等重要水域派遣軍艦和飛機巡邏,嚴密監控對手水面艦艇活動。在水下,美日等國設置了龐大的固定聲呐設施,監聽潛艇動向。

  而這條防線中僅有一段斷裂處,那就是自勘察加半島南端至日本北海道北端的千島群島,這段“缺口”自東北向西南延伸約1000多公里,其中包括南千島群島(亦即日本主張的“北方四島”)的300餘公里,其間有多處海峽可供軍艦和潛艇自鄂霍次克海進出太平洋,且兩側均是適合潛艇活動的深海。

  在冷戰的絕大多數時間,中國的海上力量非常有限,中國海軍的主要任務是反登陸和反襲擾,還談不上衝出島鏈的問題。直到上個世紀70年代後期,中國潛艇才首次出島鏈活動。至80年代,中國在執行向南太平洋發射遠程火箭的任務中,派遣海軍艦隊出島鏈赴南太平洋活動。應該說,在冷戰的絕大多數時間,雖然中國經常受到來自琉球群島等地的西方勢力的威脅,但中國並不是第一島鏈防線最重要的防禦對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