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專家解讀日本邁向核國家的可能性有多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6-02 10:26:35  


  中評社北京6月2日電/國際先驅導報發表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副研究員樊吉社的文章,在朝鮮核試驗後,日本媒體及部分政治人物提出了“以核制核”。那麼日本邁向核國家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事實上,2006年10月朝鮮進行第一次核試後,日本防衛省已經開始考慮日本遭受核打擊的情況,日本國內也有人開始質疑美國的“核保護傘”未來是否仍然能夠維繫。而日本的核利用能力在世界上居於領先地位。如果日本選擇發展核武器,很少有人懷疑日本的技術能力和資金能力。

  不過,理論上日本具有發展核武器的能力,並不意味著日本近期會做出“核選擇”。日本的核選擇將受制於若干國內、國際和雙邊因素的影響。

  首先是國內因素。雖然日本國內近年來似乎不再回避有關核選擇的討論,但國內民眾對核選擇的接受程度仍然有限。日本發展核武還面臨法律上的約束,以及無核三原則的制約,如果日本選擇發展核武,它必需修改這些國內法律。另外,如果日本發展核武,其核燃料供應國必然斷絕核燃料供應,日本的經濟將因此受到重大影響。

  其二是國際因素。日本是《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成員國,其民用核能項目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全面保障監督,日本還簽署了《附加議定書》,這些條約義務決定了日本不可能秘密發展核武項目而不被發現。如果日本決意發展核武,它需要退出相關的防擴散條約,日本輕易不會放棄歷經多年積累的這些國際政治資產。再者,日本發展核武後的地區反應也未必利於日本。

  其三是雙邊因素。從冷戰時期到現在,美國一直為日本提供核保護傘,這也是阻止日本發展核武的重要影響因素。只要同盟關係不發生重大變化,只要日本對美國的“核保護傘”仍然有信心,日本輕易不會走上發展核武的道路。鑒於日本如果發展核武可能產生的深遠影響,美國也會竭力阻止日本發展核武。

  目前日朝關係的敵對狀態、朝核危機不確定的未來都將深遠影響日本對安全環境的判斷。如果日本認定朝鮮將擁核自重,影響日本核選擇的國內因素和國際因素將退居次席,安全環境的極度擔憂將觸動日本走向核道路的決心。

  概言之,朝核第二次試驗將極大推動日國內有關核選擇的辯論。對日本而言,朝核問題目前懸而未決的狀態尚不會構成日本“求核”的重要驅動力,畢竟美國在朝鮮核試之後一再重申美國對日韓的安全承諾。一旦朝鮮擁核成為無法更改的事實,美國提供的“核保護傘”是否依然可靠也將成為爭論的議題,屆時日本是否還能堅持“無核三原則”將是一個很大的問號。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