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專家:鄰國裝備新型潛艇應以平常心看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5-22 09:50:43  


 
  在馬島戰爭中英國核潛艇攻擊阿根廷巡洋艦的戰例中,英國的潛艇跟蹤這艘巡洋艦很長時間,這段時間英國潛艇一直和英國國防部,甚至英國首相聯繫,確定能不能攻擊這個目標,接到命令之後才發起攻擊。 

  這種情況僅僅適用於核潛艇,如果把核潛艇換成常規潛艇的話,它就不可能在這麼長時間內對一艘航速很快的水面艦艇進行長期跟蹤。所以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常規潛艇的使用局限性。 

  目標識別、動力制約是常規潛艇軟肋 

  從技術角度來說,常規潛艇受到很多限制。首先,它的目標識別能力受到限制,這是潛艇的通病。不管是常規潛艇還是核潛艇,它的目標識別能力都是有限的。因為它的主要傳感器是聲納,通過聲音判別對方目標的性質。在潛艇“聽”來,目標是一艘商船還是一艘作戰艦艇,是護衛艦、驅逐艦還是航母,是敵對國還是第三國,做到準確判斷很難。 

  如果要想很準確的、很有把握的確定識別目標,一個辦法是通過聲納向對方發出信號,而對方應答一個信號,來區分是敵是友是我,但這樣一來,潛艇的位置就會暴露在對方面前;另一個辦法就是接近水面,升起潛望鏡,眼見為實,看看這個目標到底是什麼。但在實戰中,潛艇很明顯不會有這樣的“好機會”。 

  另一個制約是常規潛艇動力的制約。我們知道常規潛艇在水下航行時靠蓄電池提供動力,而電池儲存的能量是有限的。這使常規潛艇在航行期間,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浮出水面或者升起通氣管進行換氣,這恰恰是常規潛艇最大的軟肋。因為一旦浮起或者升起通氣管,意味著你的位置就暴露在雷達面前。在這種情況下,潛艇的最大優勢--隱蔽性就會大打折扣。 

  從這個角度來說,常規潛艇和核潛艇有著巨大的區別。核潛艇的水下航行能力幾乎是無限的,所以它的隱蔽性更好。而常規潛艇浮起或者升起通氣管換氣這個狀態,是影響其隱蔽性最大的因素。 

  像“基洛”級這種潛艇在航行中每天都要有幾個小時升起通氣管進行充電,在這個過程中它的隱蔽性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比如一艘“基洛”級潛艇從基地出發到目標海域,假如基地到目標海域的距離在300至400公里的話,那麼它在航行過程中肯定要升起通氣管進行換氣充電。這個過程可能要持續3至5個小時,期間常規潛艇不可能完全保持它的隱蔽性。 

  另外在最近的報道中,很多媒體都提到所謂設立潛艇伏擊區的概念。對於常規潛艇來說,在預設的伏擊區中可以隱蔽待擊,但是這個時間也不是無限延長的。即使在海中進行低速、緩慢的巡航,2到3天內,它也要升起一次通氣管進行換氣充電。換句話說,即使執行這種海上伏擊任務,它依然不能保持完好的隱蔽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