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網絡戰爭規則的制定者
奇爾頓將軍這番話立即引起了軒然大波,因為此前還沒有哪個軍方人士正式提出類似說法。他這番話有何實際考慮呢?
首先是為爭奪部門利益。在奧巴馬當選總統前,華盛頓戰略和國際研究中心出了一份名為《在第44屆總統任內確保網絡安全》的報告。該報告警告說,威脅美國網絡安全的,不是個人黑客,而是國家。奧巴馬政府正在進行為期60天的網絡政策研究,目前美國的網絡作戰分屬兩個不同機構——負責網絡進攻的全球網絡戰聯合特遣隊,以及負責網絡防禦的網絡戰聯合職能司令部。奇爾頓認為這種一分為二的做法“非常愚蠢”,他想方設法將網絡戰所有職能收歸旗下,況且網絡戰司令部如果成立的話,就能增加2000~4000名人手。
其次,想搶占未來戰爭新高地。2007年5月,美國國家情報總監麥克.麥康內爾提出報告,說如果一家大銀行被黑客攻陷,對全球經濟的衝擊會比“9·11”大許多。此外,全國電力系統、運輸系統和防空系統都會被黑客操縱。麥康內爾還設想,敵人會通過攻擊手機信號發射塔、緊急服務通信和醫院系統,來製造混亂。傳統的戰爭雖有些約定俗成的規則,如敵對雙方不得互相刺殺對方領導人;要避免攻擊平民等。但在網絡戰爭中,這些規則毫無作用,試想網絡戰時,能避免攻擊平民嗎?奇爾頓現在是急於扮演全世界網絡戰爭規則的制定者。
事實上,美國一直在悄悄摸索網絡戰爭的規則。如去年3月,美國國土安全部舉行代號“網絡風暴Ⅱ”的網絡戰爭演習,這是繼2006年的“網絡風暴Ⅰ”後,又一次全面檢驗國家網絡安全和應急能力。五角大樓已經著手為將來的互聯網做一安全備份。萬一有敵人借助網絡攻擊關閉了全美的電廠、通信、航空系統,或者凍結了金融市場,美國可以通過這個備份有更好應對。另外,美國也在研發網絡攻擊武器,以求在外國發動進攻前,先進入對方的電腦,把惡意軟件打掉。這一切都是在為制定網絡戰爭規則做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