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專家:澳國發布新國防白皮書 視中國為對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5-04 10:22:21  


澳大利亞海軍Adelaide級護衛艦編隊。
  中評社北京5月4日電/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2日在首都堪培拉發布了新的國防白皮書。除了提出進行大規模軍購外,長達140頁的國防白皮書還花費相當篇幅渲染中國威脅,稱中國的軍事現代化引發了周邊國家的不安。雖然澳大利亞政府一再辯解擴充軍力並非針對中國,但無論是澳大利亞輿論還是國際媒體均將二者緊密聯繫起來。

  這份名為《2030年的軍力---在一個亞太世紀裡保衛澳大利亞》的國防白皮書稱,澳大利亞面臨的世界和地區局勢已經發生重大變化,未來澳大利亞將著重提高自身防衛能力,捍衛其在不斷變化的亞太地區的利益。白皮書表示,澳大利亞將在未來20年裡投入700多億美元改善軍備,將潛艇數量擴充一倍至12艘,購入100架F-35戰機,並希望購入8艘新型護衛艦和3艘驅逐艦。

  白皮書中多次提到中國軍事力量發展對地區局勢的影響,稱“中國將擁有亞洲最強的軍事力量,人們可以預見作為世界強國之一的中國將會發展與其國力相符的軍事力量”;“如果中國不對其軍事現代化進程的速度、規模和結構向人們加以充分解釋,其鄰國有可能對中國產生擔心”。白皮書中還批評中國的軍事力量已經超過維護主權的需要,並認為中國發展軍事力量是為了遏制澳大利亞的盟友---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力量。

  法新社在報道中說,澳大利亞武裝部隊的這份長期戰略藍圖警告,隨著中國等國軍力的崛起,亞太地區在未來20年有可能發生戰爭。白皮書強調美國仍將是澳大利亞“不可或缺的”盟友,隨著中國、印度以及俄羅斯等國家開始“考驗”美國的絕對優勢地位,這些國家間出現衝突的可能性雖然很小,但確實存在。

  對於此番大幅擴充軍力,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1日在白皮書發布之前就表示,這並不是衝著中國而來,澳大利亞只是需要做好準備以應對可能的“突發事件”。澳國防部長菲茨吉本3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再次否認針對中國的說法,稱該步驟是為了應對國際力量格局的變化。不過,媒體在報道中普遍把澳擴軍與中國聯繫起來,路透社2日稱,澳大利亞眼睛盯著中國擴充軍事建設。《澳大利亞人報》一篇報道的題目則是“國防白皮書緊盯中國”。

  對於國防白皮書中長篇累牘贅述中國威脅的說法,澳國內也有著很大分歧。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在報道中說,白皮書中提出的軍事戰略似乎是基於與中國“打一仗”的假設之上的,而大多數人認為這是不可能的。《悉尼先驅論壇報》3日說,白皮書的主要作者邁克.佩蘇略在白皮書發布之前曾前往中國說明情況,但中國對此並不買賬,一名中國外交官員表示,中國本來期望陸克文成為中美之間的橋梁,“但現在看來,他似乎要站在美國一邊與中國作對”。連此前曾公開指責陸克文成為“中國的巡回大使”的反對黨領導人馬爾科姆.特恩布爾也表示,白皮書只花了兩頁不到的篇幅提出政府的大規模軍購計劃,卻將大部分篇幅用來“著重闡述如何防範與中國可能發生的主要衝突”,有點過頭了。

  中國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教授孟祥青3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澳大利亞近幾年與中國經濟合作越來越密切,但仍公布了這樣一份渲染“中國威脅論”的白皮書,這其實並不奇怪。他說,此次白皮書發布有個大背景,那就是從澳大利亞最近幾年的軍事戰略調整來看,除了印度洋之外,它日益重視太平洋,並著眼於加強其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積極拓展軍力。

  孟祥青認為,澳大利亞在此次白皮書中散布“中國威脅論”,是其官方文件中第一次公開把中國作為對手,其實是秉承了美國國防白皮書散布“中國威脅論”的傳統,是以美國為主的西方國家散布“中國威脅論”的延續。它一方面反映了中國軍力發展確實引起了澳大利亞的關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澳大利亞在積極尋求與美國關係的不斷加強。

  對於白皮書中有關中國“將會是亞洲最強軍事大國”等預測,孟祥青認為,不可否認,隨著中國實力增強,中國軍力也會相應增強,但並不意味著中國會用武力去解決問題。一個國家的威脅,不在於其實力,而在於其意圖和行動,中國一貫強調和平發展,這在中國解決南海、釣魚島等問題上主張“擱置爭議”等不動用武力的做法上都能充分體現。而白皮書裡流露出的仍是“強了必霸”的冷戰思維,這是典型的西方冷戰思維邏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