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尊重烈士 中國政府褒獎國民政府抗戰英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31 16:46:15  


1944年9月,中國遠征軍第20集團軍第53軍攻打滇西騰衝。
  中評社香港3月31日電/清明節將至。一篇《上海四行倉庫保衛戰的“八百壯士”遺骨在海外無人問津》的網帖,在清明節前夕,喚起了人們對烈士的思念。

  新華社報道,塵封的記憶被打開。“八百壯士”“狼牙山五壯士”、邱少雲、黃繼光、張自忠、佟麟閣、趙登禹、王銘章……這一個個浸染鮮血、耳熟能詳的名字,曾激發了一代代中國人的英雄豪氣,挺立起一個民族不屈的脊梁。

  多少忠魂埋骨他鄉

  到底有多少中國軍人的遺骸,還魂漂海外?到底有多少英雄,他們的名字連同墳冢,被歲月的封塵湮沒?

  僅抗日戰爭,國民革命軍和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的陣亡將士,就達150萬之巨。據民政部統計,在革命戰爭年代犧牲的革命先烈,約有2000萬人。

  但,有名可考、已收入到各級政府編撰的《烈士英名錄》的烈士,僅有176萬餘人。

  除此之外,在上個世紀的100年中,國共兩黨還各自領導了一場大規模的出國作戰。與本土作戰不一樣的是,兩次出國作戰犧牲的將士,大多數都留在了異域他鄉。

  一次是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革命軍抽調20萬精銳官兵組成遠征軍,奔赴緬甸、印度戰場。從1942年3月至8月初,遠征軍在緬甸、印度和中國雲南西部屢挫敵鋒,以傷亡6萬多人的代價,阻敵於怒江,使日軍從緬甸進攻我西南大後方的企圖徹底破滅。

  殉國的遠征軍將士中,除3000多人安葬在雲南省騰衝縣國殤墓園以外,大多數將士屍骨,散落在印度、緬甸北部的山野之中。

  這還不包括在修建滇緬公路時,因為惡性痢疾而去世的那不計其數的民工。

  滇西抗戰紀念館館長段生奎介紹說:“在滇緬公路上,至今還能撿拾到銹蝕的鋼盔和子彈。”

  另一次是新中國成立之初的抗美援朝戰爭。包括毛澤東之子毛岸英在內的數以萬計的志願軍烈士,長眠在朝鮮半島。欣慰的是,志願軍烈士遺骸得到了朝鮮政府的妥善照顧。每年,中國駐朝鮮大使館或來自國內的代表團,都會前往憑吊。

  除這兩次出國作戰外,還有那些以戰俘身份被強送出國的軍人。特別是抗戰初期,大批被俘軍人被送往巴布亞新幾內亞、日本、朝鮮半島等地,成為所謂的勞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