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軍方稱美國無暇號監測船在中國南海附近活動遭中國船只驅趕。
|
中評社北京3月30日電/《環球時報》消息:美國《耶魯全球化》在線雜誌3月27日文章,原題:中國再度崛起
美國與中國的接觸經常被描述為旨在推動中國成為國際體系中的“負責任的利益攸關方”。但在這種堂皇而含糊的表述中常常失察的是,中國或許認為國際體系的根本改變更符合其利益———正如崛起中的大國有時所做的那樣。在這種背景下,不久前中國在海南島附近海域攔截美國“無瑕”號的事件就有了更深層的意義。
這次事件與中國不斷自信的行為相一致。中國試圖利用日益增長的資源和力量來改變地區和全球力量對比,使之向著有利於自身的方向轉變。中國狡黠地通過國際法和反霸權的言辭來包裝這些企圖,所帶來的經濟、軍事和政治影響不僅涉及美國,也波及中國鄰國及更遠的其他國家。
中國堅稱國際法禁止一切外國在其專屬經濟區內進行軍事活動,包括偵測活動。不過,扎根於400多年的習慣法、國家實踐及理論化的主流觀點拒絕認可中國這種立場。依據中國的規則,世界36%的海域及其上面的空域將禁止大多數外國軍事活動,這意味著國際法的根本變革。就中國而言,這將無異於削弱美俄日的軍力,限制它們獲取中國軍事情報的機會。
當前,美國在中國沿海一帶每年進行數百次偵測活動,以支持其國家安全利益和對台灣、日本和韓國等的防務承諾。禁止這些活動顯然有利於中國更快地成為地區主導者。特別是,其他國家不論與美國關係如何,都依賴美國力量來制約中國的野心和維持地區現狀。
中國法律專家指出,中國記錄的美國艦船在其專屬經濟區收集情報活動超過200起。分析家認為中國業已加大對這些活動的挑戰,遠不是少部分公之於眾的案例所顯示的。預料美國會繼續在中國周邊海域維持高力度活動,不懼怕中國的阻止行動。
很自然,中國會施展其日益增強的力量積極追求國家利益。國際體系應該容納這些演變。但問題是,如何施展以及用於什麼目的?中國稱其崛起是和平的,而美國要求中國成為“負責任的利益攸關方”。“無瑕”號事件表明雙方的立場存在差距。在對國際法帶有偏見甚至錯誤的解讀下,中國在一連串問題上發出訊息,不時咄咄逼人地動用其新得到的實力試圖改變國際體系。崛起中的中國想要改變遊戲規則。(作者:格倫•蒂弗特,汪析/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