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央軍事委員會擴大會議提出了名為“兩個轉變”的新軍事建設思想,其實質是軍隊要快速實現從數量規模型到質量效能型的轉變,全力提高作戰潛力。1985~2000年,中國軍隊員額裁減約150萬人,換裝大量新式高技術武器裝備。
在海灣戰爭中,數量遠輸對手的多國部隊迅速、徹底地擊敗了實力強大、作戰經驗豐富的伊拉克軍隊,這令北京感到十分意外。北京得出的結論是,20世紀末的“軍事革命”最終顛覆了許多世紀以來一直占統治地位的“對敵數量優勢”的概念。於是,中國軍方在研究上世紀最後二十年發生的歷次戰爭經驗的基礎上,於1999年前制定了《新一代作戰條令》。
美圍分析家認為,中國國防與安全政策的依據是“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總體來說,中國軍政領導人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今天的主要任務是准備應付高強度、快節奏的有限規模的局部戰爭,中國不會首先挑起戰爭,但在受到外來威脅的情況下將會預先采取所有必要的抵禦措施并隨後消滅敵人,即奉行“積極防禦”的軍事戰略。
根據2020年以前的建軍計劃,中國的軍事建設將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到2010年,總體上完成先進高技術武器和技術兵器的換裝,使解放軍的火力和機動力達到世界主要國家的水平,確保能够有效應對任何規模的局部戰爭。與此同時,陸軍仍將是兵力最多的軍種,擔負著完成消滅敵人的主要任務。海軍將擔負從海上方向保衛國家和捍衛中國“海洋權益”的重要任務。而空軍訓練中強調要獨立實施空中進攻戰役或與其它軍種協同遂行戰役和戰役戰術行動。軍隊指揮自動化系統應於2008年部署完畢。至於三位一體的戰略核力量,則重點完善陸基部分。
第二階段,即2010~201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應具備在境外使用各種軍隊集團遂行有限規模的作戰行動的能力。這一階段,應采取措施增強作戰部隊的打擊火力,特別是遠程打擊火力。為此,將增加裝備大口徑火箭炮(如俄制“龍卷風”及中國國產型號)和戰術、戰役戰術導彈的兵團數量。
第三階段,即2015-2020年,解放軍將具備對任何潛在敵人進行各種戰爭的能力,其中海軍應具備在太平洋洋區(第三島鏈,即夏威夷、澳大利亞及新西蘭一綫)作戰的能力。
應特別指出,中同甚至已經制定好到2050年以前的武裝力量發展計劃。如2006年的《中國國防白皮書》中所說,這一計劃分三步走:2010年以前,將奠定堅實的基礎;2020年以前,取得實質性進步;到本世紀中葉,將建成一支能在信息化戰爭中取勝的信息化軍隊。而在此以前,國家“應擁有一支與大同地位相適應并能在任何戰爭中戰勝任何敵人的武裝力量”。
五角大樓的分析家們特別強調,中國軍隊在其現代化建設過程中積極并廣泛地利用了俄、美等圍軍隊的經驗。令美國人最為擔憂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近地空間遂行作戰行動的能力在持續提高,這不僅將使其具備直接摧毀航天器或從太空實施打擊的能力,還將有效提高其通信、指揮、偵察和目標指示系統的效能。
中國的“三戰”與“非對稱作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