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掌握特種發動機技術 已成功用于新型潜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1-31 09:29:45  


解放軍海軍宋級039型常規潜艇海上編隊。(資料圖)
  “心”動力成就新夢想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七一一研究所特種發動機應用出新果

  福州紅廟嶺垃圾填埋場從今年起,每年都將會發一筆“意外”之財。當然,幷不真的是天上掉餡餅,而是因爲曆時一年有餘,其垃圾填埋場封場覆蓋及填埋氣發電項目終于竣工投産,以後每年可向華東電網輸送1200萬千瓦時的電能。 

  這個項目的核心———特種發動機技術的承建者,則是有30年特種發動機研究曆史的———中國船舶重工集團七一一研究所的下屬單位上海齊耀動力技術有限公司。 

  特種發動機,是一種由外部供熱使氣體在不同溫度下做周期性壓縮和膨脹的閉式循環往複式發動機,七一一研究所研制的這種發動機,是一種具有國際水准的科研新成果,有分別帶動20千瓦和100千瓦發電機的不同機型,既可以使用天然氣、柴油、太陽能,又可使用其它固體燃料作動力進行發電,而排放的污染氣體比目前市面上的其它發動機都要少,已達到歐洲排放標准,在民用和軍用領域均可大規模應用。 

  目前,這一發動機已成功應用于我海軍新型AIP潜艇上。由于它不依靠空氣推進的動力裝置,大幅降低了潜艇噪聲,能使潜艇在水下長期航行,增强了潜艇的隱蔽性,進而大大提升了我國海軍作戰實力。 

  此前這種船用發動機技術只有極少數國家掌控,如今完全實現了自主研發,被國內外譽爲一顆强勁的“中國心”。 

  特種發動機的研究,凝注了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七一一研究所研發人員數十年的心血。1975年,中國艦船研究院第七一一研究所成立特種發動機研究室,1996年6月,成立特種發動機工程研究中心。經過“八五”、“九五”的研究,相繼突破12項關鍵技術。1998年,他們研制成功了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的我國第一台特種發動機原理樣機之後,他們又研制成功了工程樣機,總體水平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部分技術處于國際領先地位。 

  在特種發動機的研究過程中,七一一研究所以此爲契機,培養了一大批技術骨幹力量。從主持該項目之初,課題組只有10多人,而現在發展到100多人。涌現了上海市勞動模範、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等先進人物,也正是這支團隊,多次被評爲解放軍總裝備部“預研先進集體”,兩次被授予“上海市勞動模範集體”稱號。 

  爲了更好地推動特種發動機的應用,七一一所的特種發動機工程研究中心整體轉制成立上海齊耀動力技術有限公司,幷建成了位于上海浦東張江高科技園區研究和試驗基地。而前不久完工的福州紅廟嶺垃圾填埋場封場覆蓋及填埋氣發電項目,使這一技術在民用領域方面的應用更加成熟。(來源: 科技日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